在加纳42°的气温下,他们走村过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汗水湿透衣背;面对当地人的不理解,他们用精湛的手术技巧获得了认同和掌声;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迎着疾病英勇抗击,为世界这些最缺医少药的地区带来了卫生援助……
“这不是我个人的奖,是广东所有援外医疗工作者共同的荣誉。”11月9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年度盛典上,医院医院院长林纯莹被评为“最美援外医生”,全国仅有10名医护人员获选。
广东大力支持卫生援外工作,其中赴加纳医疗队6批共66人次。在林纯莹和医疗队的帮助下,医院心内科死亡率从每月11%下降到5%。她回国后发起“中加西非心脏合作项目”,为加纳培养了当地第一批能做心脏介入手术的医生。
从被怀疑到获得信任
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
温柔的语气,亲切的笑容,这是许多人对林纯莹的第一印象。但站上手术台,她是带领医疗队与病魔抗争的“斗士”;在加纳这片土地,她培养了心血管治疗带不走的“铁军”。
但一开始,援助却并不顺利。年,林纯莹作为广东第二批援加纳医疗专家队队长来到医院心内科。当地人只为医疗队安排了手术,却没有任何一个医护参与。“我们要用手术和能力,赢得加纳人的信任。”
该院的设备比较陈旧,X光甚至照不清心脏的边缘,凭着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林纯莹带领医疗队成功完成了手术。第二天,他们发现手术室有加纳护士了,休息室也悄悄加上了茶水和点心。
医院在当地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诊疗水平低、医疗设备简陋,该院心内科死亡率每月高达11%。林纯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诊治了大量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医院的条件和配套设施,将中国捐赠的心脏B超、动态心电图充分运用到临床,并提供技术指导。
“后来我们才发现,其实加纳并不缺设备。西方国家给他们捐赠了不少高级设备,但当地没有人会使用和维护,实际用的还是他们最初级的设备。”林纯莹和团队在仓库里“淘”出来了几台除颤仪,超全的医院的还先进,但因为长期没有维护,竟然一台都用不了。
“如何精准援外,让他们真正受益,值得我们思考。”在两年的援非时间里,她开展了心律失常讲座,组成了心血管团队,建立了心内科病房管理模式,增加心内科专科查房和业务学习,提高了专科医生及轮科医生水平。在她完成援非任务时,该病区死亡率已降至5%。
非洲的条件艰苦,还面临着恶性疟疾、流脑等传染病的威胁,但林纯莹记住的,却是许多感人的瞬间。
有一次,林纯莹和义诊队刚下车,就看见上千的加纳患者在地等候。“他们争先恐后地聚集过来,我们和他们保证一定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走。”林纯莹说,义诊时很多患者都从10多公里外的地方过来,哪怕要排8小时队也要看到医生。
加纳患者缺医少药的境况,和获得救治后绽放的灿烂笑容,让林纯莹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正在改变西非的
心脏病防治历史”
回国后,在林纯莹的多方努力下,“中加西非心脏合作项目”立项成立。这一项目自年始,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出资,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实施,旨在对西非地区心血管病进行技术援助,帮忙他们提高诊疗水平。
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导管室出现了一张新面孔——首名“中加西非合作项目”的进修生FrancsAygekum来到省医心研所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和进修。一年后,他成为加纳首个和唯一会做冠脉介入手术的医生。
如今,“中加西非合作项目”已成为我国援非项目中的标杆项目,项目组在加纳共进行心血管手术30台,培养加纳心血管专业人才13人,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全身检查和数据采集人。
为了这个项目,林纯莹多次前往非洲。在加纳42摄氏度高温的室外,她和队友们一起开展流行病调查,走村过户汗水湿透衣背;当医院医疗条件差,监护条件不够时,又是她带领医护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拼凑”出2张心脏重症监护病床,保证手术得以顺利完成……年12月,医院庄建院长带队,由医院黄劲松主任等10名心脏病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远赴加纳,和林纯莹一起组织了中国在加纳的“爱心行”活动。他们5天做了10例手术,手术%成功,创下当地新纪录。
“当下,加纳已初步拥有了一支优秀的心血管医生队伍,而这支队伍是由中国医生培养出来的。”加纳医生Dr.Francis说,他要勤奋学习给中国增光,因为他的技术来自中国。
此外,林纯莹还率领项目组在加纳开展心血管病流行病调查,年-年完成1例首个非洲国家非患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此次调查不仅使当地人对疾病的防控意识得到了提高,调查和数据也将填补国际上非洲在这些领域的空白,“我们正在改变西非的心脏病防治历史”。
“我想把这个项目一直做下去。”林纯莹说,未来医院建立“中加西非心脏中心”,而长期目标则是成立“中加医疗联席会议制度”,希望双方在更高层面上能够互通。“我还想建立一个心血管联盟,打造非洲地区每年一度的学术盛会,使这项工作不断延续下去。”
广东已派出加纳医疗队6批共66人次
在世界范围内,有不少广东“白大褂”的身影。年,广东响应国家号召,选派医疗技术人员远赴赤道几内亚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拉开了广东参与卫生援外的序幕。截至年11月,广东省共派出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28批共人次。至年,广东省共向冈比亚派出15批医疗队共人次。自年开始,广东承担向加纳派遣援外医疗队的任务,至今共派出援加纳医疗队6批共66人次。
除了医院承担的中加西非心脏中心合作项目外,近几年广东陆续承担了多种形式的卫生援外创新项目。年西非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后,广东派出4名公共卫生专家赴加纳和塞拉利昂,提高当地埃博拉防控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年11月,广东省派出眼科手术团队在加纳成功实施了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年马尔代夫“光明行”项目共施行超声乳化手术例,年完成了马尔代夫白内障复明手术98例。
在妇幼健康合作领域,广东省于年向国家卫计委申请设立加纳妇幼健康项目并获批,两年项目资金共约万元。年10月,医院部分医护来到省妇幼进修。按照工作计划,广东省妇幼专家团队也将于年3月赴加纳实地开展妇科宫腔镜手术,同时进行示范教学与交流。
年以来,广东省第20、21、22、23、24、25、26、27连续8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全体队员,均荣获了赤几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奖——“国家独立勋章”,这是赤道几内亚政府和人民对广东省援外医疗队的高度肯定和信任,医疗队为增进中赤友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往期精彩回顾
广东各界干部群众热议新征程
功夫明星齐聚佛山开启一周精彩之旅
李希指出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要这样做
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志愿者宣誓上岗
来源|南方网
编辑|李语实习生杨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rhzlxzb/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