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脏病治疗 >> 如何治疗心脏病 >> 正文 >> 正文

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最有效的治

来源: 心脏病治疗 时间:2020-8-8
对于一些女性在什么季节不易生孩子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yuhoubaojian/m/15858.html

专家简介

王东医学博士,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心外四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脏移植、心肌保护和心脏等器官的再灌注损伤等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年及年两次在德国心脏中心(柏林)作为访问学者,师从于国际著名心外科专家RolandHetzer教授和翁渝国教授,对心脏移植、心肺移植、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及人工心脏应用进行系统学习。作为山东省唯一心脏移植定点单位的主刀手术者,完成心脏移植手术98例。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微创胸腔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委员。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各一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5篇。

人的心脏常被比喻成汽车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坏了又修不好,怎么办?我们会回答:换一个就是了。要是人的心脏罹患重疾而无法治愈,能不能也换一个呢?心脏病是全球第二大致命性疾病,终末期心脏病治疗方法诸多,例如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左心辅助、人工心脏治疗,但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心脏移植手术。根据之前国际心脏和肺移植学会发布的心脏移植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共进行了例心脏移植手术,而我国只有不到例。究其原因,一是心脏的供体比较稀缺,再就是患者对心脏移植手术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排斥心理。那么,心脏移植究竟要冒多大的风险?是九死一生吗?一定要到走投无路了才能做吗?近日,医院,采访了心外科主任医师王东,探访大家关心的有关心脏移植的诸多问题。

并非九死一生,

心脏移植手术10年生存率可达70%

采访一开始,王主任就很形象地为记者做了简单科普:“心脏移植,通俗点说,就是用一个健康的心脏替换掉患者生病‘报废’的心脏。因为换来的心脏对患者来说属于异物,身体会启动免疫排异反应,对抗这个异物,所以心脏移植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术后的免疫抑制。很多人都以为,心脏移植手术是九死一生,其实并不是,心脏移植手术目前作为心外科的常规手术开展,围手术期的成功率接近%,五年生存率约为83%,10年生存率达70%,比许多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都好,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的生命被明显延长,只要患者在出院后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好自身防护,按时吃药,定期复查,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基本与常人无异。”

并非走投无路的选择,

这些情况可以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那究竟哪些心脏病需要进行心脏移植呢?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有什么要求吗?”记者问道。“心脏移植有良好的近、远期结果,临床上已将其作为治疗某些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一般认为下列患者适宜接受心脏移植:各种心肌病变患者,某些原发心脏的恶性肿瘤(如心脏横纹肌肉瘤);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因患病时间过长导致心肌病变已失去常规手术机会;既往曾行心脏手术,因再次出现心脏病变加重,无法再行常规手术的(如心脏瓣膜手术术后多年,出现三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严重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反复心绞痛而无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机会者;无法彻底矫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等;年龄在65岁以内的上述患者都可以做心脏移植手术。”

接着,王主任向记者介绍了曾接诊过的一位患者的情况:患者58岁,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移植是唯一出路。但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他接受过输血,群体反应抗体PRA为阳性,这意味着哪怕接受相同血型的供心,发生超急性排斥的可能也高达10%;三个月前他中了风,身体状况很差,是个“边缘受体”。可不做移植他只有死路一条。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等待,患者等到了合适的心脏,可由于捐献者发生过车祸,曾做过心肺复苏,心脏收缩功能还没恢复,也是个“边缘供体”。做还是不做?经过慎重考虑、反复沟通,最后和家属达成一致:放手一搏!患者接受了心脏移植术。术后“受伤”的供心尚无法独立承担任务,王主任团队通过体外膜肺装置(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患者进行了心脏支持,随后还闯过了感染关、排斥关等,患者的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确要“换心”宜早不宜迟

目前心脏移植的手术指征是相当明确的,若经医生评估后有必要行移植手术,则患者应对此积极准备,医院通知,一旦配型成功则需以最快的方式进行术前准备。

让王主任感慨的是,排除掉年龄过大、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不适合做心脏移植手术的人,全国还有约几十万人需要做心脏移植术。但很多人对心脏移植手术的认识还不足,一些人到最后心功能衰竭了还不知道有心脏移植这个选项;也有人误认为此手术风险高,九死一生,术后效果差;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心脏移植是最终的一步选择,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做。

王主任继续说,最让人揪心的是,若患者反复犹豫手术时机,会错过可能的供体,而患者的心功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很可能加速恶化,最后肺、肝、肾等器官出现问题。这样,患者就成为了“边缘受体”,移植手术风险、费用直线上升,供体的选择也大受限制。

“目前,心脏移植和心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的医疗费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接受。这是一个好消息。在此郑重提醒大家,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最重要选项,不要拖延到不得已时才考虑。”王主任最后强调道。

『关于我们』

家庭健康,为健康加油!

◎觉得不错?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

◎向我们投稿:发送文章到jtjkzz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rhzlxzb/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