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以“阳微阴弦”,“责其极虚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本病以虛居多。虛,表现为心阴虛出现胸中气塞而短气,脉见阳微或沉迟。实为气滞,由痰饮内阻,水邪不化所致,表现为胸痹而痛,脉刚阴弦、关上小紧。如水气、痰,瘀结在胸,则胸满。胁下逆抢心,故产生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或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或胸中气塞,或诸逆心悬痛,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胃、心、肺、肝、肾等脏腑病变。所谓实,多为胃、心、肝等病变;而胸痹的本质为虚。正因为胸痹乃本虚标实,以虚致实,故治则应以补为主,以补为通,通补兼施,补而不壅塞,通而不损气。医院毛喆医师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通阳宣痹法
胸痹心阳不宣,是由于血脉痹滞,通阳可以痹,宣痹也可以通阳。故可以栝萎薤半夏汤、栝萎薤白白酒汤为主方。若脏冷者并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若阳虚痛甚,“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可并用乌头赤石脂丸;若伴有失眠可佐酸枣仁汤;若兼有“脏燥”及白合病表现,可合用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二:心胃同治法
中医认为“脉以胃气为本”、“胃为水谷之海”。心与胃相互依赖,互为影响。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证偏于实者,可用橘皮枳实生姜汤加减;证偏于虚者以人参汤加味;兼有食后腹胀满者,可合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汤加味;下利呕吐者合用吴茱萸汤。
三:补气养血法
“血者气之体,气者血之用”胸痹脉虚,病久正气虚衰者可合用当归补血汤加味;若脉有间歇、气短、心悸可合用当归芍药散;心脉数亦可用生脉散合栝蒌薤白半夏之主方;若脉结代胸痹者,可合炙甘草汤加味。
四、扶阳抑阴法
“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胸痹心阳虚微,可用薏苡附子散;四肢厥逆,脉微可加用四逆汤;阳虚畏寒者加用附子汤;寒甚者加桂枝、细辛温通心阳,鼓舞阳气。
五、活血行水
出现浮肿者,多为滞寒瘀积,可合用当芍药散,也可加用郁金、参苏饮;若心阳衰所致浮肿可以真武汤合治水之法;如有胸痹心痛可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
六、补肾养肝法
乙癸同源,肝肾互为用。病见脉弦细无力、胸闷头晕、耳鸣、腰痠、腿软、少寐、血压高者,可以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杞菊地黄汤加杜仲、生石决明等镇肝之品;如肾阳衰微,表现畏寒肢冷、脉微,可用桂附八味丸加鹿角胶、巴戟、仙茅等滋补肾阳之品;如胸痹兼有头昏,脉弦,阴虚阳浮、血压高者,宜用栝蒌薤白半夏汤合天钩藤饮加味,以通阳宣痹,滋阴平肝。总之,根据证候不同进行施治。
以上即为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大家结合临床辨证施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yy/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