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在湖南卫视惊艳开播,30位年之前出生的姐姐辈女艺人,逆龄奋斗,勇敢出发。在南医大二附院,也有一批学科,乘着二附院“”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东风,破浪而行。
《优势学科》第五期,走进南京医院心血管中心。得了心血管疾病,是选择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治疗?哪种治疗措施才是最佳方案?类似问题常常困扰患者以及其家属,而在南京医院心血管中心,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小编了解到,二附院心血管中心近年来以病人为中心,整合探索出内外科一体化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模式,而这也将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NEWARRIVAL
现代快报独家报道
技术
疑难危重病人在这里“化险为夷”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了挽救病人,心脏手术也愈加复杂困难。
64岁的李先生(化姓)患有主动脉根部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需要处理主动脉瓣,术中发现患者的主动脉瓣叶质量不错,所以李庆国带领团队为患者做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David手术)。与常规使用机械瓣膜需要终身抗凝,而使用生物瓣膜需要二次手术,保留主动脉瓣是这类病人的最佳选择。
59岁的刘先生(化姓),因为A型主动脉夹层,医院做了Bentall+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替换+支架象鼻手术,但手术后出现降主动脉瘤,后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李庆国带领团队为其做了全降主动脉替换手术。
88岁的张奶奶(化姓)急性胸痛6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心梗,术中发现心尖部心脏破裂,李庆国带领团队予以室壁瘤切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把患者成功地抢救过来。面对各种疑难的病人,李庆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案。现在中心每年可完成-例心脏手术,能开展如主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等心血管外科最高难部分的手术,尤其在主动脉夹层的综合治疗、心脏瓣膜成形手术、先心病的微创手术,冠心病的杂交治疗等方面独具特色。
整合
多学科融合提供一站式服务
75岁张阿姨患有冠心病一年了,一直吃药,前不久胸痛加重。医院,有的医生建议放支架,有的医生建议搭桥,这让家人左右为难,究竟哪一种才是最佳治疗方案?
“医生不应该只盯着疾病看,而应该看到的是这个人,”李庆国表示,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能综合考虑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最适合的方案,就是打破细致分科带来的弊端。秉持着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李庆国所带领的心血管病中心,打破心脏内科、心脏外科被分成两个科室的常态,而是将其整合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患者有途径可以得到最佳治疗方案,这也将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目前中心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唯一一家融合心脏内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监护病房、麻醉、体外循环、术后护理、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电生理、导管室等相关专业为一体的中心,通过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并为每个患者提供一个以疾病为中心的最佳治疗方案。李庆国举例说,凭借这种一体化诊疗模式,冠心病病人就能获得复合治疗的方式,也就是采用外科微创搭桥和内科介入放支架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能降低患者的创伤,又能兼顾远期的效果,这对高龄危重的病人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人才
与国际高水平心脏中心接轨
“学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团队,没有人才你就建不了这样的中心。”李庆国坦言,在当下这种医生的培养和医疗体制下,团队建设具有相当的挑战,而心血管外科在外科专业里又是难度最大的,“培训的周期很长”。据悉,二附院心血管中心通过不断引进人才,以及内部培养的方式,积聚了许多人才,比如以李小波主任为首的先心病治疗团队,以陆凤霞主任为首的术后监护团队,以姚昊主任为首的麻醉、体外循环及ECMO治疗团队,以邵峻主任为首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团队,以心血管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为专长的赵向东主任等等。
为了掌握国际最新诊疗技术为患者服务,小编了解到,中心内各个专业带头人及主要成员均有海医院、医院、医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等国际高水平心脏中心长时间学习经历。“对于心血管中心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各种核心技术,”对于未来中心的发展,李庆国有着清晰的规划,要让团队成员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最新诊疗技术,让中心掌握的诊疗技术更全面,更领先。在人才的培养上,给年轻人更好的平台和机会,以及更佳的保障,让他们不断成长成材。
学科带头人李庆国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医院副院长,南京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先后参加过近万例心血管外科手术,主刀手术例,其中包括心血管外科所有疾病如主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等高难部分。主持多项科研课题项目,发表30余篇专业论文,SCI收录10余篇,获得过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策划、撰文:陈艳萍任红娟编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zyzlxzb/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