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中国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隆重发布。
近10年来,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持续更新,对于稳定性冠心病(SCAD)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高润霖院士的指导下,全国85位专家群策群力,历经10个月,完成了对指南的更新,于年9月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我国SCAD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做出医疗决策。
指南发布启动仪式
必看!新版《指南》更新要点及解读
在新指南新闻发布会上,医院王斌教授介绍了新版指南的7大主要更新,医院韩雅玲院士随后对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
韩雅玲院士
王斌教授
新指南的更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7点:
指南称为“稳定性心绞痛指南”,新发布指南称为“稳定性冠心病指南”。体现了临床医生对稳定性冠心病理解的演变过程。
首次将验前概率(PTP)用于诊断SCAD。
强调无创检查手段用于诊断SCAD,冠状动脉CTA的推荐级别低于运动负荷试验。
指南指出,对SCAD要进行危险分层,并对危险分层的方法、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陈述。
关于SCAD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调脂等)该指南给出了具体建议。
指南强调对SCAD患者的再评估。
指南强调对SCAD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地位。
指南在抗血小板治疗方面增加了较多内容,其中抗血小板治疗新增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药物洗脱支架(DES)后接受6个月的双抗治疗。
(2)对于DES术后出血风险低而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双抗治疗大于6个月,最长不超过30个月。
(3)关于替格瑞洛的使用:替格瑞洛以往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该指南中推荐SCAD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既往1~3年前有心肌梗死病史且合并至少一项高危因素[年龄>65岁、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二次自发性心肌梗死、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60ml/min)]的患者,可考虑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60mg、2次/d)治疗,最长至36个月。这个证据主要是来自PEGASUSTIMI54研究。
替格瑞洛可考虑用于择期PCI的特定高风险患者(如支架内血栓病史或者左主干支架置入)。这点主要来自于专家共识,该共识和年欧洲DAPT指南及年欧洲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是一致的。
PEGASUSTIMI54研究是迄今为止评估双抗治疗用于心梗患者1年以上治疗效果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研究显示,在有心梗病史且合并≥1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高危因素的稳定期患者中,替格瑞洛60mg延长双抗治疗相比阿司匹林单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梗和卒中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相对风险度下降16%,P=0.),且不增加致死性出血或颅内出血风险。替格瑞洛也因此成为目前唯一证实在高危心梗后12个月以上患者治疗3年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P2Y12受体抑制剂。
讨论及提问环节
近年来,国内对于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从国家层面来建设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设立重大慢病研发项目,还是从各个中心建设专门的临床研究队伍,以及配套机构和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心血管临床研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越来越多的中国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唱响。在此版指南的更新过程中,专家们非常注重中国证据的使用。新版指南引全文共计采用了8项来自中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证据,其中包括2项随机对照试验,这是中国医学研究进步的标志,是我国医者努力奋斗的动力之一。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临床指南推陈出新,将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有助于医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方案,使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受益。
会议现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指南全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rhzlxzb/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