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酷暑盛夏,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常可见到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报道。
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盛夏时高温不降,夜晚燥热,气压低、湿度大,人体循环和代谢明显加快、心脏负担加重,易导致人体缺氧,心率加快,心脏病人普遍感到胸闷、气短,加之气温急剧变化使血压上升,容易诱发和加重原有心脏病。
据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
1、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
2、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量。
3、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4、闷热的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植物神经紊乱。医学研究表明,高温下心情长时间烦闷,容易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
5、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
6、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活动适量,又服用了有效的血管扩张剂时,病人可能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在天气湿闷时就不一样了,在湿闷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氧气的含量则明显下降。所以,即使服用的药物品种、剂量没改变,甚至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医生在此提醒患有高心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在炎热的夏季也应注意保护心脏,及时给心脏消暑。专家提醒大家:
(1)最好每天午睡半小时。
(2)饮食要清淡,尽量不要吃过多的冷饮。可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3)运动要适量,避免晨起过度的运动。
(4)尽量保持心情平静,天气炎热,避免心情烦躁。
(5)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室内温度过高可开启空调。
(6)注意补水,不要等渴了才喝水。
图文:郭双燕
责编:张静于漫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复方斑蝥酊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rhzlxzb/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