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分为五种类型,即: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猝死和隐匿性冠心病。
由于发病的急缓不同,造成初诊风险以及远期预后不同,为了便于区别又人为的将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这是因为这三种情况的风险较高,并且可以相互转化、并存和发展的缘故,而且病死率较高。
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支架置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冠心病是无法根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础,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血管损伤)所以其中的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现在我们利用这一手段基本上可以做到对冠心病的确诊和有效治疗,并且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长期以来不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最近几年冠脉支架技术已经逐渐普及,而接受这种技术治疗的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坚持做科普的原因所在。
那么,冠心病置入支架后为了防止支架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需要长期服药的(当然这也是在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规范的使用药物也的确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再住院率。常用的药物包括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他汀类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物(放了支架要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包括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以及针对合并症的药物如降压、降糖等药物。合并心衰的还要使用控制心衰的药物。有时候我们会根据情况酌情使用改善冠脉供血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或者复方丹参滴丸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以上这些药物基本都是需要长期使用的,所以在口服的时候一定要定期复查,一般没有接受冠脉支架置入的冠心病要至少半年复查一次,有合并症的时候要根据情况适时复查;接受冠脉支架置入的从置入后第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九个月,直到一年各复查一次,如果情况良好,在一年复查结束后就可以选择性的减少药物,以后也减少了复查次数。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的项目主要包括心电图、彩超、血常规、凝血、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和心肌酶。其中血常规、血脂是每次都必查的项目,为什么单单强调这两种检查呢?这是因为这种患者需要口服一年甚至更长时候的两联抗血小板药物,不是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就是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复查血常规是为了更及时的观测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量,及时的了解有无出血倾向。
监测血脂主要是检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因为后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控制达标就有可能阻止或逆转粥样硬化斑块,因此我们要求低密度脂蛋白必须控制在1.8mmol/L之内或者在原数值下降超过50%,这主要靠他汀类调脂药来完成。我们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但是长期口服他汀有可能造成肌酶升高和肝功能损伤,所以需要三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心肌酶和肝功能。
至于心脏彩超主要适合于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已经发生心脏结构改变的患者。而心电图则属于心脏病的常规检查。我们科为了防止患者忘记复查,配备有专门的人员主动电话随访,以防止因为忘记随访出现意外。
医院心内科
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我省重点建设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现有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6人。配有临时起搏器、除颤仪、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吸痰器、心电图监护仪等急救设备,并成立了ICU病房。科主任先后在郑大一附院、中山大学一附院进修学习,能独立开展:1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急诊CPI术)、2.常规冠脉支架植入术、3.各种心率失常射频消融术4.永久起搏器及临时起搏器安置术5.心脑血管重症的监护和治疗。
我院介入科成立八年多以来,开展介入手术多例,并有省、市级专家长期在我院亲自手术,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现能开展以下:
1、肿瘤性疾病:肝癌、肺癌栓塞治疗,食管癌、胃癌、子宫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肝血管肌瘤、子宫肌瘤等良性肌瘤栓塞治疗。
2、血管性疾病:脑血管造影、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脑动脉瘤栓塞、脑血管畸形、血管狭窄支架置入、阻塞导致的肢体疼痛、肿胀、坏死、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动静脉畸形。
3、心血管性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各种先心病的介入封堵术等。
4、管腔狭窄:良、恶性胆道梗阻(黄疸)引流及支架植入、食管支架置入、气管支架置入、尿道狭窄等。
5、出血性疾病: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咳血、外伤后出血、产后大出血。
6、输卵管阻塞。
7、各部位恶性实体肿瘤的放射性粒子置入。
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最大的热情接诊每一位患者,并祝愿病友们早日康复。
科室-
设备先进精诊断
医院
人类回归大自然
治病还是中医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ff/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