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 分享
11月16日,二十载初心不忘,始终秉承“开放、协作、创新——健康中国”宗旨医院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武汉亚心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
亚心学术年会努力打造一个沟通交流、创新创造的平台,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加强基层实践,在发展专业特色的同时又大力倡导多学科协作。二十载栉风沐雨,亚心学术年会在各位国内外心血管病专家的精诚合作下,已经与世界接轨,成为华中地区一个国际性大型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叶红董事总经理主持大会开幕式医院叶红董事总经理主持,香港亚洲医疗集团董事、医院董事总经理谢兆基先生,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朱晓东院士,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涂远超副主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唐其柱副校长作开幕致辞。出席大会的嘉宾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武汉大学医学部余祥庭部长,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医院廖康雄教授,Sr.Consultant,CTVS,MaxSuperspecialityhospitalArkalgudSampathkumar,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刘锦纷教授,台医院陈益祥教授,日本札幌心脏中心藤田勉教授、鹿岛由史教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张澍教授,浙江大医院王建安教授,哈尔滨医院李为民教授,医院高炜教授,医院钱菊英教授,医院丁燕生教授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及国内各地近位心血管疾病领域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余名医师齐聚武汉,共话“心”健康。
谢兆基:未来亚心学术年会:继续秉承医学精神,不断砥砺前行!
香港亚洲医疗集团董事、医院董事总经理谢兆基先生,首先代表董事会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诊疗事业的各位同道,致以崇高的敬意。谢总讲道:“20年前的11月11号,亚心扬帆起航,医院扩展到两国三地的医疗集团,分别在武汉、新疆、香港和日本的札幌落地生根,为普通大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亚心始终秉承着医、教、研三个基础发展方向,20年来亚心学术年会一直践行开放、协作、创新的宗旨,致力打造一个沟通平台,创新创造学术平台,引进技术推广指南,鼓励学科交叉互动,以及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既有前沿的声音,又能落地服务基层,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并以培养新一代的心血管青年医生和基层医生为责任与担当。未来亚心学术年会也将继续秉承医学精神,不断砥砺前行,让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奋进,让人民健康,生活更美好。”
朱晓东院士:亚心二十届学术年会,提供优质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建院20年辉煌成就
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朱晓东院士在致辞中提到:“亚心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不仅提供了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同时展示出亚心建院20年来的辉煌成就。20年前,谢总高瞻远瞩,看到我国人民对心血管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及时医院。在当时是我国第一家民营的“医、教、研”医院。亚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医院,成为亚心集团。亚心的学术发展历程让我体会到:第一、创新,我们既要虚心向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论理念学习,又要根据自己的实践独立思考和创新;第二、医学发展的基本理念的更新,循证医学、整合医学、转化医学,这些医学发展中所固有的基本理念,并不是具体的学科,只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某一方面提出加以强调。亚心坚持科研和临床的结合,心脏内外科紧密融合,医疗和预防的互补,这就体现了循证、整合、转化的理念。”
涂远超:亚心历经20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心脏病诊疗领域的翘楚和社会办医典范
湖北省卫健委涂远超副主任致辞中提到:“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预防心血管疾病、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减缓、阻止乃至逆转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历来高度重视心血管病防治工作。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学科合作,规范诊疗行为,实施慢病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沉,做好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得湖北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医院年心脏外科手术量及介入诊疗人次数均居全国的前列。历经20年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国内心脏病诊疗领域的翘楚和社会办医典范。同时勇担社会责任,连续多年参与健康扶贫工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共同分享前沿技术和最新进展。”唐其柱:亚心20年取巨大发展和显著成就武汉大学将广泛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唐其柱副校长代表武汉大学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他在致辞中讲道:“医院在20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显著的成就,创造了我国社会办医的一个奇迹,医院发展的独特之路,医院的榜样和楷模。武汉大学和医院长期以来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年,医院正式成为武汉大学武汉亚洲心脏病学院,正式签订协议。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领域、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协作。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以武汉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医科发展的完整体系和医院更广泛的领域及深度进行更多的合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为我国心血管病的防治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和贡献。”
胡盛寿院士发言 开幕式后的学术报告环节,胡盛寿院士就《健康心脏、健康中国、心血管健康的对策》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仍呈明显的增长态势,心血管疾病负担将持续加重。而应对策略就是,要将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主”的思想,彻底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应对这个转变,“新时代呼唤的是大医生,而非单纯的手术匠。健康教育意识应渗透至每名医师的内心,医生应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具体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年龄标化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但发病率仍在升高;第二,不良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危险因素高发、人口老龄化和基层防控能力不足;第三,促进心血管健康的国家策略: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第四,从医疗中心转变为医学中心,将心血管防控主战场转向社区。廖康雄教授发言 廖康雄教授分享了《Newtechnologyincardiacsurgery,AI,VR,Robot,MachineLearning,TotalArtificialHeart.....》,他总结道,心脏外科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心脏外科未来新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将聚焦在微创技术、全人工心脏、心脏移植等方面;第二,新技术方面集中在AI、BI、VR、机器人、机器人学习、3D打印的广泛应用;第三,需要打造新的团队合作,打破分科的概念,心外科、心脏介入、影像、心力衰竭等各学科医生广泛合作,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病人。 除此之外,张澍教授带来了《心源性猝死1.5级预防研究结果及其意义》,王建安教授总结了《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ArkalgudSampathkumar教授分享了《Anappforviewingsurgicalvideosonthemobile》,林延龄教授阐述了《冠心病的无创诊断与微创治疗》等精彩发言内容。 本次会议,分设二十多个分会场,以学术报告、疑难病例讨论、专题会、手术直播等多种形式,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专题、心脏外科专题、电生理专题、先心病介入及肺高压治疗专题、影像诊断专题、心血管检验专题、心电专题、体外循环专题、麻醉专题、心脏重症学专题、心血管药物规范化治疗、心衰论坛、青年PCI论坛、基层医师论坛、心血管专科护理等多个专题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中国心脏病学领域的特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会中特别召开了首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秘书长兼会员组织部主任王珊主持,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叶红致欢迎辞,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筹委会秘书长陈瑾汇报筹建工作汇报。会中经民主选举产生医院刘燕教授为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医院贾明教授、医院章晓华教授、上海医院李欣教授、医院张静教授、医院李斌飞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医院陈瑾教授作为学会秘书及全体委员。会中审议专委会管理办法,并为主委和副主委颁发了证书。随后新任主任委员刘燕教授进行了就职讲话,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进行了讲话,鼓励大家充分利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平台,为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新时代院长论坛”在今年年会首次开设,医院管理者,医院经营管理发展,质量控制,单病种付费,医院采购,以及医疗安全质量控制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沧桑巨变。新的时代给予我们新的机遇,也赋予我们新的使命。让我们和各位同仁凝心聚力、携手奋进,为全面实现健康中国梦谱写新的华章!推荐阅读医院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武汉亚心国际心血管病论坛
亚心心电学苑|刘鸣: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的心电图判别
匠心筑梦二十载只为守护一颗心——记医院成立二十周年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ff/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