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丈夫凌晨突发心脏病,呼吸骤停!“保持通话”指导急救抢回一命
楚天都市报11月23日讯(记者刘迅通讯员罗双萍)丈夫凌晨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人员在其等待救援的10分钟内,电话连线指导其心脏按压,为后续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今日,患者委托本报向急救人员的专业表示感谢。
叶女士家住江汉区京汉大道同馨花园。11月10日凌晨5时许,她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听到睡在身旁的丈夫呼吸困难,以为他又在做噩梦,便试图唤醒。拍打几次见其没有反应,叶女士开灯一看,丈夫脸色、面部表情不对劲,整个人处于昏厥状态,呼吸越来越微弱。
5时07分,叶女士拨打救助。接线员根据患者症状判断,可能是心血管突发事件,当即派出急救车赶往现场。
1分钟后,工作人员不放心现场状况,再次接通叶女士电话。此时,其丈夫已失去意识,呼吸、心跳骤停。“快,赶紧做心脏按压,不要停。”该工作人员当即在线指导急救。
“胸部两乳连线的正中间,快速用力按压,每秒至少按压2次,按压深度达到5厘米。”该工作人员一边安慰叶女士不要慌乱,一边指导心脏按压。
叶女士回忆,刚按压没一会,丈夫开始口吐白沫。“别着急,把他的头部偏向一侧,用干净的毛巾清理后,再把头搬正后往后仰,继续心脏按压。”工作人员说,别让异物引起窒息。
在远程指导下,叶女士努力按节奏按压丈夫心脏,坚持等待救援。10分钟后,急救人员赶至现场,“接力”心脏按压,并紧急电子除颤。三轮心肺复苏后,患者心跳、呼吸终于恢复,急救人员立马将其抬往急救车。
据车上心电设备检测,心跳每分钟97次,血压80/40。数分钟后,患医院抢救。
叶女士说,丈夫今年41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没想到会突然发生意外状况,医生推测是由于室颤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但目前原因还待查。经过几天抢救,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
武汉急救中心调度科科长丁一鹛介绍,患者心跳骤停后4分钟内,如没有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心脏按压,大脑将缺氧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叶女士等待救援时的急救,也为后续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目前,很多市民因急救知识缺乏,错过4分钟黄金急救时间,导致悲剧发生。
今日,叶女士委托本报感谢急救人员。“如果不是他们连线急救,丈夫的命可能就保不住了。”
丈夫濒死妻子求助接线员指导26分钟终救活(年的新闻)年11月22日长江日报
原标题:这个武汉女人感动万网友!还原26分钟录音背后的生死营救
昨天,在武汉市急救中心指挥室工作的刘清。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9月24日,丈夫心脏骤停,一段26分钟录音从妻子拨打开始。接线员不挂线指导,妻子不放弃按压。
周六,长江日报官微首发了这段26分钟生死营救的录音及报道,截至今天,已经感动全国万网友。
这段让很多人哭着听完的录音,你听了吗?点击:这电话录音必须听!丈夫没了呼吸,妻子求别挂电话,生死26分钟保持通话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李艳梅耿尕卓玛通讯员张丽实习生黄胄
截至今天,《丈夫没了呼吸,妻子求别挂电话,生死26分钟保持通话》在长江日报官方 有40余家媒体官方 据武汉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央视《面对面》节目已与该中心联系采访,希望对话接线员刘清,对此事进行深度报道。
很多网友留言表示,他们是哭着听完录音看完报道的。昨天,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市急救中心,与当时接线员刘清一起重听录音,她向记者还原26分钟录音背后的生死营救。
1分钟准确派出急救车
“你别慌,车已经在路上了”
“快来,快来,急救车,我老公没呼吸了。”急促的求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刘清说,求救电话就是命令,从电话响起那一刻起,生命急救随即启动。
33岁的接线员刘清,五官精致,接线的时候,专注得有些严肃,工作之外,常常笑靥如花。
那一天是9月24日10时33分,刘清接到当日第68个急救电话。没有什么不寻常,按照规范,接线员上线先上缴手机,不能接私人电话;每个电话要在响3声内接起,不能超过10秒……这都是职业要求,“因为电话那头是他人的生命,抢救就是与时间赛跑,一秒钟都耽误不得”。
电话一响,刘清重复每天要说几十遍的第一句话,工作9年就是这样。“别慌,告诉我地址。”急促的女性声音似乎没有听到问话,不停喊着“快来”。
但训练流程告诉刘清,第一步是问地址。否则,急救就没意义。刘清稳定着对方情绪,“你不慌,在什么地方”。反复追问之后,发病患者彭先生的妻子终于报出了地址。
刘清听着电话,手已在电脑上飞速敲击。此时,患者姓名、病情、家庭地址等信息已同步传到同事的另一台电脑,收到信息,同事发出指令。离患者家最近一台急救车急驰上路。
此时,离刘清接线仅1分钟。在录音里,刘清对彭妻说:“你别慌,车已经在路上了”。
位于汉口精武路的武汉市急救中心指挥中心。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2分20秒成功安定家属情绪
“我知道你急,但必须冷静下来”
随后,刘清开始询问患者性别、年龄、有没有呼吸、意识、心跳,皮肤颜色改变等。确认为心脏停跳后,她心里一沉:急救黄金时间仅有4分钟!超过时限,患者死亡几率大增。
4分钟内,急救车是万万赶不到的。
事发现场唯有彭妻。刘清决定不断线,在线指导彭妻出手急救!
从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刘清,接受过多种疾病应急救治的培训。没有呼吸,在心脏停跳里症状最重,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急救手段之一。3年来,刘清每月都在接受考核,接线问答指导常是满分。整个指导急救过程,刘清已烂熟于心。
“告诉我他的情况,我教你急救!”当日录音里,刘清发出清晰指令。
然而,电话那头却无法应对这个问题,有些语无伦次。刘清的声音里有了严厉的意味,“你不慌,一个个回答我的问题,才能教你急救。”昨日,刘清说她能理解,出了危险家属都会慌乱,“我知道她急,但她必须冷静,才能参与抢救。”
庆幸的是,2分20秒后,彭妻冷静下来,回答完问题,动手救人。
6分钟有效施救生命复苏
“跟着我的节奏来按压,1、2、3、4”
“让他平躺,一只手放在他的胸口,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以做吧”
“在做,在做。”彭妻认可。
接线4分钟后,电话那头,彭妻终于伸出了救援之手。刘清看到了生的希望!
心脏按压开始了。“跟着我的节奏来按压,1、2、3、4”。刘清这边喊,彭妻那头边念边按,把握正确的按压节奏。
6分钟,录音里传来彭妻的声音,“他有呼吸了,但是大口大口的。”刘清意识到急救按压有效果。
此时,新情况出现了。“他口里流涎了”,彭妻报告新的症状。呼吸道有异物,发生窒息就危险了,刘清说,她一听,赶紧催彭妻暂停按压,先用毛巾处理异物。录音中传来彭妻跑步的声音。
11分27秒,彭先生仍然是大口呼吸,刘清决定增加人工呼吸,增强效果。“按压次,吹两口气……”让她也感动的是,彭妻非常配合。“出了这样的事,很多家属已经吓倒,她非常了不起。帮她是必须的”。
按压在继续,好消息不断传来。14分54秒,患者手抖了一下,似乎有了一点意识……电话那头,彭妻声音有了点兴奋,而刘清鼓励她继续。
在武汉市急救中心指挥室工作的刘清。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26分钟等来医生接力急救
“我不挂,一直陪着你”
“你不挂电话,帮帮我,我做得对吗?”
录音中,从急救电话打进起,彭妻4次脆弱地请求不断线。每一次,刘清回答得温柔而肯定。“好,我不挂”“我是在帮你,是对的”“别慌,我不挂”……刘清说,患者有需要,他们一定会坚守。
通话不挂断,按压不放弃。录音到了20分33秒时,一辆刚执行完任务的急救车,因离事发地百步亭更近,直接到达患者小区门口!
刘清马上告诉彭妻:保持电话畅通,把门打开,并立即用另一个电话与急救车上的医生联络。
26分钟时,急救车上的医生金俊英奔进患者家。此时,满脸泪痕的彭妻还跪在地上数着数按压,金医生冲过去接过手来继续按压。
为不影响彭妻,刘清说,“我先挂电话,一会再打进来。”录音在此中断。
刘清说,当接线员9年,这是她接的最长一个电话,“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价值”。
患者被医院,3天后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恢复了正常生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曼华说,医院外的心脏骤停,能救过来的几率不到1%!
网友:幸好,危难时有她的陪伴
春泥:为刘清点赞,称她太有耐心了,危难时有她的陪伴,如同天使在身边,为她点赞。
生命中的过客:感谢接线员的耐心指导,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挽救了一条生命。
70后相逢一笑:看得心跳加速,感动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急救接线员不仅救了彭先生的生命,也教会了不少网友遇到同样情况如何应急,感谢他们。
板牙:曾在电话里斥责接线员,希望对方少说话,尽快调车,但接线员仍耐心以对,我为我曾经的冲动道歉,他们很专业很敬业。
青铜鹤:每一位的接线员都会这些知识!问题在于她尽心尽力了!
天涯:感动,感谢,感恩,有爱就有奇迹,谢谢这条新闻,让我看到了人性,看到了真爱,看到了希望……
对于网友们热情的点赞,刘清谦虚笑答:“真心感谢网友,其实每一名接线员都是这样做的,希望大家更多地理解我们。耐心听完我们的每一句话,一起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延伸阅读:
如果你经过标准心肺复苏培训,学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最好能在胸外按压之外,提供患者人工呼吸,这对于婴儿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显得更为必要。
如果你接受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培训,例如你参加过夜鹰急救训练营的心肺复苏培训,建议你给病人实施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遵循30:2,按压时不吹气,吹气时不按压。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跟患者“亲嘴”,也可以单纯胸外按压。由于儿童与婴儿的心脏骤停多与呼吸道窒息相关,例如溺水,对于人工呼吸的需求更为迫切。
怎么做,看示范
再次发生猝死事故,任何让猝死从马拉松赛场彻底消失!
悲剧再现?网传重庆半马一33岁男子猝死,19公里处倒地
广州饮食界传奇人物参加足球赛时猝死,运动健身请务必要科学!
运动性猝死是怎么回事?马拉松跑者重点注意事项!
跑步爱好者:酒后跑步回家路上身亡
全马距离更远,为何半马更容易发生意外?跑马还需心存敬意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yy/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