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脏病治疗 >> 心脏病治疗专家 >> 正文 >> 正文

52岁男子吃他汀后急性肝衰竭再次提醒他汀

来源: 心脏病治疗 时间:2025/4/10

刘大哥今年52岁,在7年前突发单眼视力丧失,去医院后被诊断为脑梗、高血脂,随后遵医嘱进行了治疗,病情恢复良好,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刘大哥一直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大约在1个月前,刘大哥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全身皮肤黄染症状,去医院检查竟被确诊为急性肝衰竭。这让他觉得十分诧异,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定期复查,怎么会突然肝衰竭呢?了解过往史后,医生找到了“元凶”。

原来,刘大哥在一个多月前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医生建议住院检查,但刘大哥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回家自行服用了几天阿奇霉素,正是他服用的阿奇霉素,差点要了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不能同时服用抗生素?

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而抗生素则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

我们要明确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风险,有些药物在同时服用时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彼此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从而改变药物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药物组合都会产生这种相互作用。具体到他汀类药物和抗生素,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两类药物在一般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相互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将它们同时服用。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或儿童等特殊人群,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发生变化,此时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可能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代谢,从而增加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和潜在的副作用。

总之,他汀类药物和抗生素时,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6类药物与他汀联用时,要注意用药风险

第一类是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和某些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从而增加他汀的血药浓度,可能导致肌肉毒性或其他不良反应。第二类是心血管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与他汀类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增加心血管系统的风险。

第三类是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这些药物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导致他汀类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第四类是某些抗病毒药物,如HIV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可能改变他汀类药物的药动学特性,从而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第五类是某些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和卡马西平,这些药物可能降低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影响其疗效。第六类是某些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些药物可能改变他汀类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服用他汀的最佳时刻:早上还是晚上,饭前还是饭后

多数他汀类药物一般在睡前服用,此类药物是通过抑制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也就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从而达到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

这种酶在晚上的活性最高,所以一般睡前服用他汀类的药物,降低血脂水平的效果会比较好,但不同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在服用时间上会有轻微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辛伐他汀:食物对促进辛伐他汀的吸收有一定作用,可以增加生物利用度,故辛伐他汀既可以选择睡前服用,也可以选择在晚饭后服用;

2、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以在任意时间服用,因为这两类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可以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作用效果持久,并不受进餐影响,只需要注意固定时间服用即可;

、其它他汀类药物:一般在睡前服用,因为药物的半衰期相对较短,晚上服用的效果较好。

他汀一般吃多久停药?

他汀类药物能否停服,需要根据患者目前的实际病情判断

——较健康患者:单纯患有的高脂血症,一般他汀类的药物,不需要终身服用,一般服用4-6周,即可停服。医院重新化验血脂,如果血脂状态整体很好,将他汀类药物停服即可;

——有其他合并症患者:有些人比如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颈动脉血管狭窄≥50%,或下肢动脉血管狭窄≥50%,或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人群,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即使血脂不高也会建议继续服用。

——单纯高血压疾病: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说未控制达标,建议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

所以是否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10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