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有高发季节,甚至是高发时间段。对于一些重大疾病来说,知道这些关键的时间段,不但能抓住急救实际,更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而在冬天的高发疾病中,心梗这类疾病最需要大家提防!那么问题来,心脏在哪些时刻最危险、最容易骤停、堵塞呢?
答案就有三,分别是:
一年之中『12月』最危险!
一周当中『周一』最危险!
一天当中『清晨』最危险!
『12月』英国的一项新研究就显示,
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复发的概率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3倍。
瑞典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对15.6万名住院治疗的心脏病患者7年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
从一年不同月份来看,12月心脏病发作风险最高,7月的心脏病发作病例最少。
分析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天冷心脏负荷大
12月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脏负荷也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情加重。
②呼吸疾病多发
天冷时人们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等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病的病情,还可能诱发心脏疾病。
③饮食重口
为了御寒,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吃高盐、高脂肪的食物,而新鲜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相对不足,而且年底聚会也增多,这些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负担。
④运动减少
天冷户外活动减少,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周一』上面提到的瑞典的研究还显示:
从一周中来看,心脏病发作在星期一发生最多,星期六最少,星期一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周二到周五每天高11%。
这和人们在周一焦虑太多有关!
心脏病发作风险与压力相关,而周一人们的情绪最容易焦躁。周一由周末放松的状态,突然转入紧张、正常的工作状态,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会产生一些不适的反应,也就有了网上“周一焦虑症”的吐槽。
『清晨』据美国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Framingham心脏研究组,上午6~9时为心脏性猝死发生的高峰时间,一天中其他时间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大致相似,高峰期间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至少比一天内其他时间的平均危险性高70%。
这个结论在中国同样适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王姗姗等教授联合发表的《心脑血管疾病时间发病规律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提到,上午6~9时为心脏性猝死发生的高峰时间。
除了清晨高血压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诱发心脏骤停的原因就是清晨的血液粘稠度大!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
保暖、防呼吸系统疾病、饮食清淡、多运动、放松心情、饮水充足,这些其实才是十二月、周一、早上这些时间段最容易发生心脏病的根本原因。那么除了避免这些,咱们还能做些什么来让心脏能一辈子都远离疾病呢?
日本人的十大护心法则
掌握了,一生受用
好的经验不分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的心脏状况是最好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仅为0.%,全球最低。在55~64岁的男性中,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还不到美国人的1/10。
为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后发现,日本人的护心方法中,饮食方法最有门道!
1、天天有鱼吃
预防心血管病,降低胆固醇
日本人从小的饮食就离不开鱼,他们每天摄人鱼克左右,吃鱼就像吃饭一样,烹煮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
?长期吃鱼,特别是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
?常吃鱼的心脏病人,两年内的死亡率比起不吃鱼的人要减少30%。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通过观察发现,每周通过吃一两次鱼摄取2克左右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并减少17%的死亡可能。
2、绿茶碾碎了泡
更多茶多酚,给心脏加倍保护
绿茶是日本人的最爱,他们喝茶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会把茶叶尽量碾碎,然后泡水,连同茶叶末一起喝下去。这种特有的喝茶习惯,可以摄入更多的茶多酚,对血管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绿茶中含有的类黄酮具有保护血管、抗氧化、抗凝血、抗炎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儿茶素能防止心肌细胞受损,加速心脏细胞的恢复进程。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还发现,与一天喝少于1杯绿茶的人相比,每天喝5杯以上绿茶的男性,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减少22%,女性则减少31%。
3、走路多而且快
预防心脏病最简单的方法
日本是出了名的工作压力大,但日本人自己却很少开车,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地铁、公交、自行车出行。这样一来,即使工作再忙,再没有时间锻炼,下班后走路和站立的机会多,也能锻炼身体。
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美国一项对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费减少69%,死亡率减少73%。
4、喜欢吃纳豆
溶血栓,防止心肌梗死
纳豆是日本比较独特的一种食物,传统的做法是,把豆子泡好,放在稻草里,然后埋在雪层下的泥土里发酵,做成的纳豆黏黏的能拉出丝。日本人吃纳豆就像中国人喝豆浆一样普通,连中小学的营养配餐里、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纳豆。
?研究证实,纳豆中的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
?此外,纳豆还富含大豆异黄酮、锌、钙与维生素K,不但能补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5、口味轻
预防高血压,远离心脏病
有统计显示,日本人平均吃盐量还不到中国人的一半。对于各种食材,他们喜欢生吃、凉拌、水煮、清蒸,拒绝重口味。
?吃盐多是非常有害的,盐摄入过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高血压。研究发现,吃得太咸,不仅容易导致血压增高,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年全球有万例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心脑血管相关疾病致死案例,可能与钠盐的过量摄入有关。
6、做菜后放油
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日本人做菜很少放油,大多生吃、水煮或清蒸,菜熟了后,再放一点油。动物油基本不用,主要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橄榄油、葡萄籽油等。
中国人做菜喜欢把油烧热后下锅爆炒,这样做很好吃,但不见得好。植物油里不饱和脂肪酸丰富,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但植物油经过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就会被破坏,不再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7、饮食结构“三五七”
代代相传的保健秘诀
所谓“延寿三五七”,就是说饮食上要做到,三高、五低、七分饱。
『三高』
?高蛋白:高蛋白主要来源于谷类粮食、水产品、豆类及其制品的的植物性蛋白,和深海鱼的蛋白。
?高纤维:是指较为粗糙的蔬菜水果等。
?高质鲜度:这个概念跟天然食品更加相近,尽可能吃些新生产出来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品要注意食品保质期限。
『五低』
?低脂肪:每人每天摄取脂肪不要超过膳食总热量的15%~30%。
?低盐分:每人每天摄取的盐分以不超过6克为度。
?低糖分:少吃不含营养素的游离糖(白糖、红糖这种纯糖,而从食物中去获取糖类)。
?低胆固醇:指每人每天食用的动物性食品中胆固醇含量以不超过克为好。
?低刺激性:食物的口味总体很清淡,油、盐、佐料等都很少。
『七分饱』
?是说晚餐不要吃太饱,在还想继续吃的时候离开餐桌。
8、管住腰围
管住“三高”和心脏病
日本人的腰围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小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胖子。日本法律规定,企业必须每年对40~75岁的员工进行腰围检查:
男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
女性腰围不得超过90厘米
腰围过粗会使预期寿命缩短,无论男女皆是如此。腰围过粗的人会因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而死亡的风险升高。与那些腰围较小的人相比,腰围粗的人早亡风险更大。
9、注重口腔卫生
预防心脏病和动脉硬化
日本人非常注重口腔健康,牙膏消费世界第一。口腔状况良好的人,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低。
国外研究发现,患龋齿或牙龈炎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2~3倍,牙周炎也会危害心脏健康。口腔中的致病菌会随着血流传播至心脏,导致心肌发炎。可见,好好刷牙也能保护心脏、预防心脏病。
10、每天会放松
扩张血管、释放压力
每天下班后回到家里,大部分日本人都会泡个澡,节假日则去泡温泉。即使房子不大,有四五十平方米,家里也会买一个小浴桶,只够一个人蹲在里面。
先淋浴后,全家人轮流进入浴桶,每人泡上20分钟,不仅可以扩张毛细血管,还能释放一天的压力,充分放松。
让心脏健康,是一切健康的开始!
觉得不错
底部点赞支持小编吧
文末福利
药膳大全节气养生人体疾病地图珍贵好文天然药方体检报告解读秋冬必看千金好文养生视频大全本文由“长寿健康之家(ID:csjkzj-)”编校发布,欢迎分享,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秘籍↓↓
健康生活由您掌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