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病的缘起
我至今都记得,四岁多那年,妈妈抱着我从县卫生所体检室里出来时,一边搂紧我,一边嚎嚎大哭的情景。她一路走,一路哭声震天,吸引了无数熟悉的路人前来询问。我双手套住妈妈的脖子,脸紧贴她的肩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从卫生所一出来,妈妈就象变了天似的哭得肝肠寸断?她的伤心欲绝让我既恐惧又好奇。那时,铁路职工的一项福利就是,每年一次的免费儿童健康体检。我家住在铁路沿线的小火车站,体检是在职工人数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火车站进行。妈妈带着我搭乘两小时的免票火车,去单位指定的卫生所做体检。还隐隐约约记得体检是在一排砖瓦平房中进行,几个科室就分布在那几间房子里。我做检查的整个过程没有什么特别印象,医生对我妈说了什么,我也完全没在意,如果不是当时我妈抱起我,边走路边痛哭流涕,我早就自然遗忘了这些记忆的碎片。或许是妈妈那种痛彻心扉的绝望感,唤醒了我的记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某些敏感开始迅速发育。很快我就知道了妈妈痛哭的原因,是因为我被检测出有先天性心脏病。据医生说,我的心脏长歪了,没在正常的位置。而且一边的心室心房在扩大,会影响其它内脏器官的发育。继续照此发育下去,最多活到十二三岁。说实话,至今我都没弄清楚,究竟是当时的片子拍歪了,还是我的体内器官真的长歪了。再后来,我就像个小公主周游列国一样,隔三医院检查。即使那个年代的交通非常不便,即便出门要花很多钱,省吃俭用的父母,医院这件事还是出手阔绰的。医院检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心脏病是误诊。我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只是体质有些弱。这是一个令全家人都心安的结论。02
虚假证明
其实故事到这里,就已经很圆满了,一个孩子无病无灾,都要祖坟上冒了青烟,要给佛祖烧高香了。可是,大人们的心事啊,很难猜。即便猜中了前头,也猜不中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更大的剧情反转,终在那一刻出现了。就像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急转度的黑化……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不久之后,才四岁的我就很快洞悉了一个秘密,因为我的病,爸爸妈妈要再生一个弟弟了。尽管父母总以为我还小,年幼无知,什么都不知道。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的家人都在等待一个除我以外的新生命降临。等我稍长大些时,从各种零散的信息中我逐渐拼凑出了事情的全貌。那时,我的父母认识一个医生朋友,医生朋友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生二胎的好机会,凭着闺女这张先天性心脏病的报告,就可以向单位打报告,申请二胎的准生证。可是复查出来没有心脏病呀,那就只能造假了。那医生甲又找了个关系很铁的医生乙,帮忙开了假证明,证明四岁的我,是的的确确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很可能活不过十二三岁,为了解决父母将来老来无子的问题,特请求有关部门批准生二胎。这两个医生就像我父母的军师,在恶劣的战事环境中,一步一步指导着他俩打赢了这场胜仗。医院检查证明,申请到了真的二胎准生证。后来我的父母以他们为挚爱亲朋,感谢了这两位“救世主”若干年。虽然那两位乐于助我父母的医生本是好心,若干年后在我看来,他们编的理由却大失水准,尤其是那个十二三岁丧命可能性的预言。如果他们把那预计死亡的时间推迟个十年八年的,我想我会不会还觉得时间还早,有点活下去的盼头?十二三岁呀!那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结束的倒计时,催着我不断从父母眼中找真相去质疑,又不断从生活中找证据去相信那离我不远的死期。而且那不是普通的心脏病,必是“先天性”的,这意味着出生时自带的缺陷,不可能在后天治好。也正因为有“先天性”的加持,才更符合当时的二胎生育政策。我的整个童年,几乎都被这种魔咒似的预言所笼罩,就像一个紧箍咒,越想取开它,却越箍越紧。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在等死的孩子,先天性的不可治愈,很快就要死了,数着年龄算日子。尤其在我受到打击,一蹶不振的时候,那种就快到期限的感觉就涌上来。这个虚假证明所历经的行政流程也是非同寻常的。从准备伪证明到向单位写申请,再到获得准生证批准,一共用了两年时间。所以我是四岁那年就早知道了,妈妈是要再生一个弟弟的。而且一定是弟弟,不会是妹妹。二胎超生的生育机会来之不易,他们一定看准了胎儿性别才会最后做决定的。他俩小心谨慎地计划,紧张团结的相亲相爱程度空前绝后。那两年里,他们秘密筹划着,不敢让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事先知晓,却没提防到我。也许他们也万万没料到,他们傻乎乎的女儿,在这方面居然这么早慧吧。03
弟弟出生
父母生育二胎的成功,出现两个直接结果:一是被人揭发。即便在后来弟弟出生后,我仍健康活着之时,还有人去检举揭发妈妈搞假证明超生。周围那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从来都没停止过。二是向我妈来取经。当地有个妇女主任跟我妈关系要好,我妈还给她介绍了可靠的能帮忙办假证明的医生。她也如法炮制地成功生了老二,同时保住了妇女主任的位置。还有一位是小学人民教师,生完老二后,还安然无恙存活于知识分子梯队里。她们对我妈也是万分感激。当然,我妈才不会把经验传授给她的同行呢。万一友谊的小船翻了,同事抓住要害去告状,事情就容易败露。在我心里,感觉弟弟的出生,实在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简直堪比哪吒的降生。他在成为一个受精卵之前,我就等待了他两年,加上妈妈十月怀胎,我总盯着她的肚子看,岁月又拉长了我反复猜度、试探、确认、妒忌的时长,我脆弱又敏感的细胞在此几年里也蓬勃生长起来。就在我七岁半那年秋天,弟弟终于在爸爸妈妈费尽千辛万苦,耗时两年才拿到准生证的第二年,就横空出世了。因为那些年没有孕妇产检,妈妈怀孕超月了都全然不知(细致入微的妈妈也有马大哈的时候),后来弟弟出生时据说羊水差不多都干了,医院就上了吸氧器,并立即实施了剖腹产。小婴儿奄奄一息,被医生像怏鸡一样倒拎着,拍打了无数次屁股才哭出声来。被抱回家来,连眼睛也懒得睁,脖子和头皮都被涂上了紫色药水,像个皱皱巴巴的小老头。但这来之不易的算是计划内生育的孩子,还是轰动了我的小家,轰动了整个小火车站,以及父母所在的铁路分局。对父母来说,那是一种无比有成就感的胜利果实,看得见的货真价实!不仅仅是添丁加口的胜利,更是人脉、公关、意志力的胜利!两年里丝毫不懈怠的坚持,终于实现梦想,摘得桂冠。弟弟从一出生就带着辉煌的桂冠,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出来的希望。他以男性身份进入红尘,带着父母心想事成的梦想,降临于这个平凡之家,顿时让我家成为一颗惹人眼红的明珠。以至于弟弟长大些了,还有人写信状告我的母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竟用假证明欺骗国家,欺骗党和人民群众。她的女儿12岁已过,至今还活得好好的……04
我的纠结
我不禁一次问妈妈:我是不是真有先天性心脏病?是不是真的治不好了?妈妈总是面带微笑一遍一遍耐心解释:你才没病,你健康得很呐,我是骗那些人的。不骗他们,妈妈就要被开除党籍,还要进行两年的留路查看(铁路分局的一种停职处分)。你爸不是党员,就要直接被开除,要丢铁饭碗的。然后她总会加上一句令她自己心满意足的话:我们家现在是有儿有女,多幸福啊。儿女双全,这是别个家(其他独生子女家庭)羡慕不来的。她不厌其烦地讲给我听,慈爱的眼神一度让我无法产生丝毫的被欺骗和被利用的情绪。我把愤怒的火苗自己掐熄,半信半疑地琢磨着我的心脏究竟有没有问题。不管怎样,我实在体会不到妈妈口中说的儿女双全家庭的幸福感。对于她的辩词,我确实无数次相信过,也无数次怀疑过。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是内心的混乱。毕竟没有我的“病”作为牺牲和交换的条件,就不会有我后来的弟弟。不管有无此病,我倒真想自己就是得了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那些病种。05
“心脏病人”
在浑浑噩噩的疑虑中,我就不自觉地活在了“心脏病人”这把保护伞下。每次班级搞卫生,班主任老师从不给我安排重活。记得初中的一个早自习,学校运来一车煤到食堂门口,老师安排我们去卸煤。比起在教室里朗读课文,甩开膀子干活更容易混时间。其他同学拿着铁锹站在卡车上,一锹一锹把漆黑的煤炭往车下掀,还有一些同学把车下堆成的黑山丘一锹一锹装进背篓里,再由另外的同学背着一背篓的煤,踮着脚踩在水坑里垫高的几块残破砖头上,跨过湿漉漉的饭堂门口,再背进锅炉房。当然除了背黑色的煤,有时也被安排去不远的小河边背回白色的沙,以扩建学校的操场。我讨厌这样的脏活累活,也怕把我漂亮的花布鞋弄脏了,就悄悄躲在墙角偷懒,东张西望地磨洋工。有同学瞧见了,不服气,去告老师:凭什么她就像个小姐一样不干活?我羞愧得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偷懒被发现,有种当了小偷的感觉,偷走了别人的劳力,只能等着老师的加倍责罚。可没想到的是,老师不但没批评我,还维护着我。老师说:她身体不太好,不能干重活。好些同学都对我闪烁着异样的目光,不知是羡慕“不健康”就可以成为减免劳动的护身符,还是一群“劳动最光荣”的劳作者对体弱多病者的轻蔑与鄙视?还有高一那年,我被选拔为护旗手,就是站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牵着国旗的一角,踢着正步,在主干街道巡游一番。我可是踢正步踢得标准,身高也符合标准,才被选上的。我身穿红呢子背带裙,脚着红皮鞋,与其他几位女旗手雄赳赳气昂昂地在操场上反复操练。红呢子裙是我堂嫂帮我借的,是她朋友结婚时的新娘装。人靠衣装,16岁的我提前体验了一把新娘子的装束待遇,浑身都充满了自信与傲娇。就在游行出发前,校长突然找到我,问我这样的活动,心脏能否承受得住?不行就换个人上,现在还来得及。我说,我好着呢,我没病,游行绝对没问题。校长反复确认,问我是真的假的?你行不行啊?最后还是不放心,又嘱咐我,街上游行的时候累了就歇着,千万别坚持。我感谢校长对学生的关爱,同时那份自信与傲娇,在莫须有的心脏病面前,像个认罪伏法者,垂下了头颅。我穿着漂漂亮亮的新娘装,带着白手套,神情凝重地牵着旗帜一角,坚硬地甩着正步。我感觉到心脏病在新学校再次被提及,与游街的机械性动作,两种仪式感重叠在了一起。后来才知道,我同学的爸,也就是我妈单位的领导,把对我这心脏病的担心告诉了校长。没想到我从4岁长到了16岁,仍有那么多记忆力超群的成人还在惦记着我,关心着我的健康状况。再后来,记忆力好的人都逐渐退休了,父母所在的单位经过了内退、下岗、改制剥离、重组、扩建等一系列变革,没有人再有精力去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