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手厥阴心包经概述--心脏外膜包住
肾经介绍完后,开始介绍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心包跟三焦比较难介绍,倪师把其口语化。手厥阴心包经气血流注在戌时,就是晚上7点到9点,足少阴肾经是从下午5点到7点。心包经的俞穴等于心包之募,就是膻中穴,心包募是膻中穴。心包经跟心经一样,只有9个穴道。如果用中医的生理学来看,心脏在这,心包就是其外膜,有很多膜把心脏包住,这就是所谓的心包。
中医观念:心脏是君主之官,心脏本身不受病。在人被怀孕的最初时候,中医认为最早就是一滴真水,中医认为胎儿生长的第一个就是肾脏,但看不到肾,只看到水,而这水就是肾脏,再一个周后长出肝脏,再过一个周后长出心脏。因此西医要到怀孕两周后才能查出怀孕,就认为人体第一个脏器就是心脏。中西医的观点从人的一开始就不一样了,中医认为是肾脏,所以在怀孕最早期,若受到药物影响,或妈妈情绪不好,在这段时间就会伤到心脏。
所以家暴是来自先生就不对了,因此说男人要让女人,怀孕时被伤到,后果会很严重。如果要让太太心情好,就算平常吵架;至少在生小孩时多陪她,在最初二周保持很好的话,心脏就不受病,心脏一过去到脾脏就不会受病了,这是最初期。现在很多西医看到小孩生出来是先天性心脏病,这段时间的影响就是先天,最初的这段时间很重要,非常重要。
中医观念认为,心脏有问题是包膜产生的问题而引起心脏病,这是基本的观念。为什么心脏象火,其本身不是火,而是心脏跳动产生热,一开始不晓得怎么定义这热,就用火来代表。心包是相火,冬天跟夏天要时间调整,像日光节约时间一样:本年的夏至到本年的冬至,这期间心包经属火;本年的冬至到来年的夏至,这期间的心包经属水。
夏天时因为身体很热,外面也很热,所以这时候会过热,这时候心脏的火会把热发散掉,所以夏天会流汗。而到了冬天时很冷,要把热内敛在身体内部,所以心包经的属性会相水。
所以在针手厥阴心包经跟手少阳三焦经时要注意,要看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相火,心包经的木穴跟三焦经的木穴是它的母穴;过了冬至以后到次年夏至前,心包经其属性就是相水,金穴是它母穴,木穴是它的子穴,属性每半年会换一次,这概念像日光节约时间一样要调一下。心包在中间,冬天的汗流不多,心热会往下走,而进入小肠,小肠的热会很强。所以冬天小便多,而夏天流汗多,小便和汗是同源,这是初步的概念。
如果说有个人每天晚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心脏最不舒服,按时发作的病,叫做时症。按照《针灸甲乙经》下心包经的俞穴,倪师的老师教倪师的是荣穴,效果都有的。倪师说看是对敌人还是对友人,反正越近手指,扎针越痛。
心包经,络会在胸腔膻中,男的找膻中穴比较快,两个乳中的中间就是膻中,下面络到石门穴,石门穴是三焦之募,心包经和三焦经是表里,而石门穴是任脉上的穴道。
02
—
手厥阴心包经之天池、天泉、曲泽穴,近取穴
天池穴,在乳中穴旁开一寸,这个穴道叫天池。天池穴是心包经的第1个穴道。如果有个妇人其乳房硬块正好在乳中穴外开一寸,那就要在心包经下针,灸还是在天应,在选择穴道时就要选心包经。
只有在喂母乳那段时间,是在阳明经上治,这样是确保奶水往下走,就不会有多余的奶水累积在乳房里面。临床上的治症包括:四肢不举、腋下肿,就是近取穴。
手厥阴心包经第2个穴道是天泉穴。天泉穴在手臂上横纹头下二寸,就是天泉。取腋下二寸,这是横纹头,也是近取穴。那要知道这穴道位置的原因,就是要知道如何选择穴位、辨证。
第3个穴道是曲泽,把手弯起来时中间有一条大筋。大筋的上面外侧就是尺泽,大筋跨过来这边内侧,就是曲泽。将手臂稍为弯一点,就会看到大筋在这个地方,注意:大筋外侧是肺经;大筋的内侧是心包经。
倪师在最开始的开宗明义就讲,穴道绝不在大筋上面,会在筋和骨中间。像这上面是肺经(尺泽),下面是心包经(曲泽)。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阴经的井荣俞经合,阴经属性是木火土金水。合穴是水穴,这样自然就推导出来了。狠狠记住“阴经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
合穴就是水穴,合水马上就出来了,以后倪师有一种叫主客、本穴治疗。什么是本穴,如果心包经在冬天的时候,冬至以后,吃汤圆了。心包经的曲泽穴是心包经的本穴。意思就是,这个穴的穴性跟该经的属性相同,这就是该经的本穴。
同样有病人跑来说,自己委中痛,自己委阳痛。都是在膝盖的后面,就可在曲泽、曲池这边下针,当然是下对侧。心脏非常容易受到惊吓,心主汗,所以心脏功能恢复的话,病人会发汗。不管是中风、中脏都知道心脏有问题,舌强不能语,发一点点汗,效果就出来了;如果还没有出汗,就说明还没恢复,还要继续治疗,这是基本常识。
03
—
手厥阴心包经之郄门穴、间使、内关穴,天河水治小孩发热
接下来是郄门穴,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镇痛、止痛的效果很好的。郄门穴的位置,倪师画右手内侧,这是手肘横纹,这是两个筋的中间,这是手臂的内侧,这是大拇指,这小指,在这有个大筋,大筋的外侧是肺经的尺泽,大筋的内侧是曲泽。从手横纹头,这边有两条筋。在这个筋约上五寸的地方,就是郄门穴。人体有十二经筋,有六条经在手上。
手掌最靠近太渊,经渠,列缺是肺经的地方;这条经筋就是心和小肠;在手的这条大筋,中间有两条,中间这一条和第一条的中间,还有一条就是肝胆。那正中央是脾土,黄的。第一条是赤筋、第二条是青筋、第三条叫黄筋。
再手背面(阳面)过来这一条是三焦,三焦在管这一条筋;后面的神门这边是属于肾经,肾和膀胱都在这,在肾和三焦的中间,还有一条叫肺和大肠。这就是手有六筋,六条筋对应有六经。现在介绍的心包经,就在黄的筋上,这里讲的筋是“筋”。从横纹头上五寸的穴道叫郄门,这是心包经的郄穴,有镇痛作用。
接下来,从手腕关节横纹头上一寸的地方,这个穴道叫间使穴。在二寸的地方,这个穴道我们叫内关,手纹头这边叫大陵。五寸是郄门。在手掌横纹头上三寸,这穴道叫间使,上二寸是内关,在横纹头这地方是大陵。
倪师以后用“指针”,指头可以当针来用,指头针是用在儿科。像小孩子、小baby婴儿,一下针就一定哭,那就用指头针来退烧、退热。小孩受惊吓,小孩眼歪,有个特别的名称叫推天河水。
转到手臂上,讲三焦经时会再仔细讲,一定要清楚这个地方。
04
—
手厥阴心包经之间使穴,专治手麻
间使穴是专治手麻,如果有人很手麻,间使针一下马上就去掉了。比如手麻在心包经上面,下大陵穴,针一下去很快就好。一般采针对侧,如用同侧叫导引。比如说手麻,倪师下针在间使,要子母补泻,就在对侧下针,手麻就去掉了,这叫导引法。
扎针就像射箭,首先把靶子目标放好,然后再射箭。所以导引的精神在这,也可以这样做,看临床上哪个效果最好。】
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心包经的经穴是属于金,阴经的井荣俞经合的经对应木火土金水的金。心包经在今年的冬至到笫二年的夏至,属性是水,间使穴是它的母穴,注意:这是会随着时间变动的。治症很多可以参考书上。
05
—
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穴,大穴,止吐催吐,治胃心胸
接下来是内关穴,内关在掌上横纹上二寸的地方。内关穴非常好使用,内关穴本身可以止吐,也可以催吐。坐在车上晕车呕吐或者是怀孕呕吐、吃饭呕吐,就用手压内关。当手压内关时,要告诉自己“我不想吐!我不想吐!”要专心,这样就不想吐了。若手压内关,而想“我想吐!”那就吐掉了。
一般是用在吃坏肚子,又吐不出来时,手伸进去抠也出不来。就压内关并心里想,“我想吐!我想吐!“好恶心就全部吐掉了。因心包经在管心脏,心藏神。所以心神很重要。男孩子按左手,女孩子按右手,一般是这样子,但实际上无所谓左右。
若吃的是龙虾、鲍鱼,在回家的路上晕车,吐了太可惜。就想“我不要吐!我不要吐!”,那就不吐了。有人说那样很麻烦。有人上吐下泻,按着内关想:“我不要下利!"就真不会下利了!看自己怎样做,人体就是很奇妙,临床上很有效,可以试看看。
下针的时候,内关的效果很有名。下内关时,一般是配合公孙在做。现在已经知道公孙主冲脉,跟着肾经上来直接冲到胃,所以下公孙以后,再下内关可治胃心胸。所有胃方面、心口方面、气胸方面如长年气喘,公孙、内关都可以用。
内关穴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所以当下公孙时,管冲脉。再下内关,内关管阴维脉。什么是“维”,简单观念是这样的:肋骨里面叫阴维,围一圈;肋骨外面叫阳维,围一圈。有人说“自己心口痛”问在哪,回答在“肋骨里面”,就是内关穴。如果在肋骨外痛,就是阳维。下次会在阳维脉介绍的。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络穴跟原穴一样,无所谓虚实补泻。实症可以在这治疗,虚症也可以在这治疗,内关穴是大穴。几乎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内关用。当有个人喘得很厉害,是急症怎么治?病人一来,公孙、内关先下去,喘就去大半了;同样的当一个人心脏痛,痛得很厉害,来的时候,公孙、内关下去就减轻了;胃痛得很厉害,公孙内关针下去胃痛就去了。】
若知道其是胃痛,公孙、内关扎下去后,再扎足三里、中脘,一路下去。若是心脏痛、心口痛,倪师治疗动脉血管堵塞、心肌梗塞的时候,公孙内关下针以后,再下关元、巨阙、天突。若是气喘还是下公孙、内关,再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
诸如此类,要懂得选穴调整,公孙、内关都一样,以后会介绍八脉八法。
06
—
手厥阴心包经之大陵穴,对称治足后跟痛
接下来讲解大陵穴,从内关穴往下走二寸,就是大陵穴。大陵下针,像神门一样对手掌方向下针,神门对着少府,大陵对劳宫穴的方向扎针。
临床上有个人左后脚跟痛,这时是不是下右手大陵,因为手掌弯起来就是后跟。这是下针治足跟痛,在对侧取穴。如果要下得更精准,可以用硬的筷子、找找看压痛点。当有压痛点时,就从大陵对压痛点穿刺过去,这样会很精准。一针下去,痛就当场就去了,后跟就可以踩到地上去了。在手上扎的时候,病人的脚是踮起来的,像跳芭蕾舞一样。扎针手法:大陵穴不动,而是从大陵对压痛点的地方下针,没有固定的穴位。
大陵穴是心包经的俞穴,属土。今年的夏至到年底的冬至,心包经是相火的,其属性是火,大陵穴就是子穴。心包的实症在这下针。例如有个女孩子来了,有乳房硬块,一看在乳中穴旁开一寸天池。在心包经上,是初症,会有剧痛,也有时候她己痛了三、四个月,可是她拒按。拒按就是中医讲的实症,实症的话不喜欢按,虚症的时候喜按,虚不单单是指人体虚,虚就是没有,它就喜欢按,这是虚症。虚症出现时候下母穴。有可能好几个月都是实症,当发现有痛及红肿通通下子穴。
07
—
手厥阴心包经之劳宫穴、中冲穴,治退烧
接下来是劳宫穴,手轻握拳时,中指无名指尖所到的地方就是劳宫穴。以解剖学来看,是在第四个指掌骨和笫三指掌骨的中间,在手掌的正中间。劳宫穴是荣穴,属火,今年的夏至到冬至,因为它是属火,这两个是相同的穴性,就是本穴。
倪师在儿科治症,手的推拿,让小孩子退烧,都是以劳宫为基准。因为在心包上面,其属性相同的,就是心包的本穴:手掌心因汗比较多,所以不会在这灸,用下针或推拿。这里有三关,回头倪师会讲讲退烧的手法。
心包经最后1个穴道是中冲,从这边直达中指。中指的指尖是中冲穴。中冲穴是井穴,可以退烧。心包络直接络到喉咙的舌后。中医说心开窍在舌,肾开窍在耳,肝开窍在眼,脾开窍在唇,肺开窍在鼻。除了内脏以外,最主要是因为有心包络跟三焦夹在中间,所以内脏跟外面的器官是相互连到的。
中冲是井穴,井穴是木,由夏至到冬至是属火,所以井穴成为它的母穴。按照补井当补合,如用中冲当母穴,那病人扎针痛得什么都招了。因补井当补合,当井穴是母穴时,你要到合穴上面做补,不要在井穴上做。三焦跟心包都要配合节气交换。
08
—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表里经
在介绍心包经时,要记得倪师的话,气血的流向是从上往下走的。心包经,因为是跟心脏在一起,所以它是偏向走阴的。而三焦完全是行阳的,行阳气。因为三焦是行阳气,所以全身上下的内脏之间,布满了三焦。到市场去买牛腱,肉在中间,白白的那一层把它包着的,就是三焦。内脏包着很多的网,拉开来就是三焦。三焦行阳,心包是阴,这两个是表里经,一个阴一个阳。
中医的脏腑观念是,所有的腑就是消化系统,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还有三焦,腑都是阳;脏就是阴,肝、心、脾、肺、肾,再把心包放在阴。后面倪师介绍到三焦,三焦结束后到肝胆经,十二经络就会结束。越后面越不好介绍,尤其是三焦经。下堂课会介绍三焦,要先有个观念,三焦是行阳的,是无所不治的。过去中医对这三焦,吵了好几百年。其实不要吵能治好病的说话。
[下一集]:国学堂--倪海厦《人纪》-针灸篇16[手少阳三焦经]
完稿于:己亥年己巳月壬申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