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正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提升品牌认知度,最简单也最难的方式,就是进入BBA这样的跨国车企巨头供应体系中,这背后的难度可想而知,可蜂巢动力别无选择。
文|郭文静
图|来源网络
核心零部件依然是中国汽车难以逾越的鸿沟吗?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用万台发动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6月17日,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第万台发动机在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区下线。至此,蜂巢动力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首家生产销售发动机达到一千万量级的企业,无论是对于蜂巢动力而言,还是对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这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千万台背后有两种意义,一方面是“产销规模”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则是“量变到质变”引发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蜂巢动力而言,站在千万台发动机高度上,企业下一步要走向全球,成为世界级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
在长城汽车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陈晓亮看来,这一企业愿景是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一个全球化的整车企业背后,必然会站着一个世界级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这或许比长城汽车走出去更难,但默默积累多年的蜂巢动力决定不再低调,开足马力,冲向全球汽车供应链。
技术水平已不输外资企业
走向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大前提是硬核的产品力,在被外资品牌统治多年的核心零部件领域,蜂巢动力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我不能说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全球最先进的水平,但是我们与外资品牌处于同一技术水平,不同企业可能具体表现不同,比如欧系车动力性能好一点、日系车发动机经济性能更好,我们可能有一些不如外资品牌的地方,但也有比他们好的地方”。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研究院总工程师高定伟坦率的表示。
相比工程师的严谨、谦虚,蜂巢动力发布的一系列发动机则展现出了锋芒。
近年来,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先后突破米勒循环、bar高压喷射、第二代CVV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热管理技术、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等多项前沿甚至中国品牌独有核心技术。完成了4G15、4B15、4C0、4N0、6Z30以及4D0/4等系列发动机产品布局。
此次下线的第万台发动机是蜂巢动力自主研发的1.5T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型号为4B15C,其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75N·m,最低燃油消耗率18.g/kWh,集合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VGT增压器、热管理模块、bar中置直喷、缸盖集成排气歧管等诸多发动机领域前沿技术。
下线仪式前,蜂巢动力还展示了专为混动车型设计开发的1.5L自然吸气汽油机4G15H,该机集成了电子水泵、低压EGR、高效点火、4.5bar多点燃油喷射、13:1压缩比及阿特金森循环等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
这两款发动机展现出的技术实力,已不输市面上同排量的外资品牌发动机,而更多惊喜已经在路上。
蜂巢动力怎么做到的?
从向外资品牌采购落后的动力系统,到搭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自研动力系统,蜂巢动力用了1年,这时间不算短,但与外资品牌百年历史的积淀相比也算不上长,这块硬骨头蜂巢是怎么啃下来的呢?
据高定伟介绍,蜂巢动力快速发展从零几年之后才开始,因为这时长城汽车销量规模快速提升,有体量做支撑,蜂巢动力得以快速迭代升级,技术实力快速成长。除此之外,还有三大因素,首先是全面开放;其次是前期大量使用合资供应商的零部件,采百家之所长;最后是大量研发投入和务实学习。
陈晓亮强调了坚持研发的重要性,长城汽车一直坚持过度研发投入的战略,大量招募研发人才,目前蜂巢易创拥有多名工程师,超过多位国际专家,多位行业顶级专家,“这个团队支撑我们形成了打造发动机、变速箱、电机、转型四大版块的实力”。
危机意识也是蜂巢易创从长城汽车幕后走向全球汽车供应链舞台的关键,年,蜂巢易创独立正是危机意识的体现,陈晓亮表示当初独立就是为了让蜂巢易创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要独立外销,一方面通过和外部不同层次客户合作锻炼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学习高端客户的管理文化、理念和体系。
蜂巢动力如何走向全球?
对于蜂巢动力而言,走向全球市场兼具机遇与挑战,机遇在于新四化大趋势中,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转型前沿,蜂巢动力有望借助这一优势快速崛起,但挑战同样蕴含在其中,新四化大潮下,传统内燃机是否还值得继续投入成为业界探讨的话题。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发布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也有不少车企明确表示将停止研发燃油车,加速电动化转型;我国也已经明确提出力争于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整个内燃机行业的首要课题与重要任务,蜂巢动力该如何面对转型挑战?
对此,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研究院院长李健表示,汽车动力系统正在进行着深刻变革,但与其说是某一种能源突起,不如说是一种多元化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内燃机仍有较长生命周期,而且也能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我们会基于用户需求,制定多种多样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常规和混合动力方案”。
高定伟同样强调了内燃机仍有很大潜力可挖,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发动机和电机的混动融合。长城汽车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郑立鹏表示,未来蜂巢动力不会再有单纯的发动机,一定是和电机相结合的,“我们要做的是动力总成的深度协同,一个动力系统性平台的概念”。
换言之,蜂巢动力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混合动力,这一点在其发布的规划中展示的很清楚。未来三年,蜂巢动力将基于汽油、柴油、合成燃料、氢气4种燃料形式、EG、EB、EC、EN、EZ及ED6大产品平台,推出3款发动机产品,适用于N种使用场景;其产能要在目前万台的基础上翻倍。
在1.5L汽油机产品平台,蜂巢动力将陆续推出GDI的第四代DHT版、第五代和第五代的DHT版,和自然吸气的DHT版。
03年,蜂巢动力将推出第一款热效率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kW和40N·m,这款产品采用蜂巢第二代混动燃烧架构,高充量稀薄燃烧技术、可变润滑管理、热平衡驱动智能冷却系统等前沿技术。
另外,蜂巢动力也在开发.0T的极致动力版,该发动机将搭载蜂巢动力自主开发的VCR机构。柴油机将陆续推出.4L第一代和.4L第二代,.0L第四代,在03年,会推出.4L轻卡版柴油动力,确保产品全面兼容常规与混动。
写在最后
蜂巢动力这家企业上,有很典型的“做得多说的少”的长城风格,甚至在其独立几年后,企业在市场上的声量也依旧不大,但这样的情况即将得到改变,因为蜂巢动力必须逐渐从长城汽车的“阴影”下走出来,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
要想真正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提升品牌认知度,最简单也最难的方式,就是进入BBA这样的跨国车企巨头供应体系中,这背后的难度可想而知,可蜂巢动力别无选择。
如何破局存量市场?沃尔沃方锡智:降低用车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丨壹访谈
30万买沃尔沃XC90?青出于蓝的领克09,锚定“大七座爆款”丨壹观察
奇瑞签约阿里背后,尹同跃亮出“iCar”底牌丨壹观察
福特官宣杨美虹“回归”,百年品牌本土化迎来强援丨车壹条
东风日产的激荡18年:心向未来,“赶考”新时代丨车壹条
戳原文,更有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