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常突然发生、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为了唤起大众对心脏疾病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每年9月29日为“世界心脏日”,传播心脏病知识,提高大众防治意识。
你对心脏了解多少?
哪些时刻需警惕心脏问题?
正常来说,心脏有规律地跳动。心脏每次跳动和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心脏突然咯噔一下,可能是因为心脏还没到下次跳动时间,在间隔时间就提前收缩了一下,如果心脏突然多跳几下或少跳几下,我们可能会出现心慌、胸口发闷等不适;要是心脏停止跳动几秒钟,我们很可能就会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倒在地;时间再长些,我们可能就会出现心脏像有被石头压迫等不适感觉,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不省人事。一旦发现上述心脏病常见危险信号,一定要立即就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旦丧失了救治时机,甚至可能永远地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我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吸烟、超重/肥胖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要如何爱护自己的心脏呢?
1.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促进健康,增强心脏功能有好处。长期坚持适当运动锻炼有助于控制体重,增进血液循环,促进脂肪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肥胖是诱发心脏病的主要因素,选择有氧运动对强壮心脏最有好处。让运动见缝插针。比如骑自行车上班、上下楼主动走楼梯。
2.健康饮食
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以清淡为好,要限制动物脂肪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至少吃5种以上水果和蔬菜,避免摄入饱和脂肪。戒烟及少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低盐饮食。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心脏问题引发猝死与长时间压力大和缺少身心调节密切相关,因此应注意减压与放松,对待人生应有良好的心态,一般人虽然达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应该可以做到“成不大喜,败不大悲”。利用午饭的时间离开你的工作场所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工作时定时休息,做一些伸展运动。
4.避免工作劳累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中年人生活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很容易出现“过劳死”。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劳逸结合,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控制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5.戒烟戒酒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限制酒精摄入量。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上升,体重增加。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6.定期体检
无论再怎么忙碌,也要定期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心脏的健康,预防心脏病。
过去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现在不少病人仅有30多岁,其中很多是单位的精英人才,这群人由于工作繁忙、节奏快、压力大,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的亚健康状态,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尤其缺乏早期进行健康干预的意识,往往等到“倒下了”才开始重视。因此奉劝人们不要做“工作狂人”。很多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善待心脏,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起。
声明
内容来源“济源二院”,侵删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