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脏疾病来袭时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不少人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总是容易胸闷胸痛,甚至有时候会有呼吸困难、恶心反胃、心律失常等现象。因此,发现了心脏疾病的信号应该及时展开治疗,防止健康受损。
另外,在养护身体的过程中很多细节需要重视,不少心脏病患者存在疑惑,不知道患病期间是休息比较好还是运动比较好,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1、需要手术的患者先静养再康复训练
对于心脏病变的患者来说,如果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那么在手术之后应该先休息。因为经过手术之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在休养期间大部分患者都是卧床静养,等到术后身体恢复正常再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结合必要的运动来锻炼身体,能够让心脏功能提高,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对心脏病术后患者身体康复有利。同时,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同,休息和运动应该要合理分配。
2、病情稳定可运动
心脏病患者如果病情较轻微,可以适当锻炼,但是在锻炼的时候应该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很多心脏病患者之所运动之后反而病情加重,跟运动方法不正确有关。一开始就投入到较高强度的运动中来,而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如果超过这个承受能力,会让心脏承受不住。同时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心脏跳动速度还会加快,反而不利于心脏功能增强。因此心脏病患者在病情轻微的时候可以运动,但是要控制好强度,切勿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3、运动后不适需马上休息
心脏病患者休息好,还是运动好,需要根据病情来判断。如果本身有心脏病变在影响健康,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调节身体,需要休息的时间适当休息,白天空闲的时候可以适当运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心肌收缩能力,让心脏的血液输送速度加快。
如果在运动之后有不适感出现,应该马上休息,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心脏功能增强。很多人运动之后心脏部位产生不适感依然坚持锻炼,可能就会让身体承受不住,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4、急性发病期间不能运动
心脏病患者如果正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间,那么最好及时休息,特别是有心绞痛、心梗这种情况出现,在发病期间心脏部位的疼痛感比较明显。如果出现的是冠心病,在发病期间可能会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胸骨后疼痛的表现。
如果有这种表现最好马上休息,通过休息能够缓解局部的不适感,这是心脏病患者需要注意的一点。如果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在心脏病变急性发作期间还运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心脏压力,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的可能性增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