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脏病治疗 >> 心脏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表现四

来源: 心脏病治疗 时间:2017-10-25

3)异位性心动过速:

定义:指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快速异位心律(期前收缩连续出现三次以上)

分类:可分为室上性(包括房性、交界性)、室性心动过速。

4)扑动和颤动;

5)逸搏与逸搏心律:

定义: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或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或因其他原因造成长的间歇时,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回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仅发生1-2个称为逸搏,连续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

分类: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

6)房室传导阻滞:

指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在从心房向心室的传导过程中,由于生理性换病理性原因,在房室连接区受到部分或完全、暂时或永久的阻滞,表现为传导时间延长或传导中断。可分为1度、2度1型、2度2型,和三度(完全性)。

7)束支传导阻滞

可分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8)预激综合征

是房室传导中的一种异常现象,激动通过附加通道下传,提早传给部分或全部心室肌,使一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这种征象称为预激综合征。

四、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一)分析方法:

1、将各导联大致浏览一下,注意有无伪差。

2、首先找P波,根据P波的有无、形状、QRS波群的时间关系来确定。P波在2导,V1导联最清楚。

3、测定P-R或R-R间隔,计算心房率或心室率。

4、观察各导联P波、QRS波群、T波以及ST-T的形态、方向、时间和电压是否正常。

5、测量心电轴。

6、测量P-R间期和Q-T间期。

7、比较P-P间隔和R-R间隔,找出房律和室律的关系,注意有无提前、延后或不整齐的P波和QRS波群,以判断异位心律和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

8、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心电图结论。

(二)临床应用

1、有决定性诊断价值的

1)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型和慢速型)

2)心肌梗死:能估计梗死部位、范围、程度,观察其演变过程。

3)当心脏肥大时,分辨左或右心室肥厚。

2、有较大诊断意义

1)心包炎、心肌炎。

2)心绞痛(发作时)

3)血钾过高或过低。

4)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

3、有辅助诊断价值的

1)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心电图对心脏疾病诊断的局限性

1)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电兴奋过程,不能反映心脏的功能及瓣膜情况。

2)某些心脏疾病,心电图可以正常,如瓣膜病早期,故心电图心电图正常并不能排除心脏病的存在。

3)一些心电图改变并无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变,如心脏肥厚、ST-T改变等。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yzl/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