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脏病治疗 >> 如何治疗心脏病 >> 正文 >> 正文

晓非心理工作室心脏支架患者的心

来源: 心脏病治疗 时间:2018-8-23

心脏“支架患者”的心理障碍

朱先生因心梗发病,做了3个心血管支架,手术顺利成功,但是,朱先生心情并没有好起来,从术后他就成了一个“支架病人”,天天右手捂着左胸心脏部位,担忧着自己的健康、未来、人生等等,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门诊常见此类心脑血管病人,据报道,支架置入后1年内出现焦虑者高达72%,抑郁者30.4%;以睡眠障碍为主诉者42.4%,身体疲倦乏力者51.1%。身体疲乏主要是由睡眠障碍所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及抗凝、降脂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进行正确的心理支持、认知治疗及不良行为矫正,甚至应用相关的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药物治疗,改善患者心境,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心脑血管患者普遍伴随焦虑

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焦虑、恐惧、抑郁也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自年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以来,该技术在全球迅速推广和发展,现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创伤较小,但因费用较高,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及术后再狭窄,晚期支架内血栓等风险,易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支架置入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十分复杂,除患者对支架的过分担扰外,还存在着家庭及社会支持、经济状态、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等。

应当尽早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医院的心内科还是心外科医护人员,要树立“双心治疗”的科学理念,尽早地认识和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制定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抑郁症或抑郁状态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些刚做完支架、介入手术的病人,或发生或一次心梗的病人,都要考虑心脏康复。对一个心血管病患者需制定全面的康复计划,包括心脏康复所必须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干预、营养处方、戒烟处方。由于“心脏病人需要静养”的传统观念作祟,绝大部分患者从此告别运动,甚至连工作也辞了,彻底沦为靠药物支撑的病人。

疾病康复,首要是心理康复

其实心血管病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我市有一位七十多岁、心脏安装4个支架的老专家,至今仍工作在专业一线,根本没有把自己当病人,心态好使他战胜了对疾病的顾虑。心血管患者中,需要做康复训练的心脏病群体很多,目标人群主要包括一年内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患者,比如安装了心脏支架、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处于康复阶段的患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和外周动脉疾病(间歇性跛行)患者等。医院对心脏病患者,重视医学手术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就出现了文前朱先生的病例——心脏病好了,心病落下了,病人还是病人的窘境。事实证明,心理治疗对心脏病患者的全面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晓非心理工作室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诱发因素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rhzlxzb/3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