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脏病治疗 >> 心脏病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周海媚死因公布冬季高发,几个预兆别大意

来源: 心脏病治疗 时间:2025/2/26

昨天,知名演员周海媚的姐姐周凤女士发出声明。其中提到了周海媚去世原因:“根据监控录像和法医部门鉴定,综合判定周海媚是突发心脏病猝死。”

来源:新浪微博

急性心梗其实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病症,发病急,死亡率高,而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许多优秀的演员、歌手等都因此病而离世。

01

冬季心梗高发

俗话说“一个冬天一个坎”,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冬天气温持续下降会带来致命危险。即使是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也可能因为冠状动脉痉挛、血压波动等引发意外。

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陈铁龙表示,心梗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脏急症。

冬季气温低,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令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同时,交感神经在兴奋状态下,还可能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发心梗。如果冠状动脉痉挛,也会使已存在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梗。

“冬天大家在室外活动比较少,而且因为冷容易摄入更多高脂食物,这些食物摄入过多会使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升高,容易诱发血管堵塞,增加患者冠心病或脑卒中发作的风险。所以一到冬天,临床上心梗发生率会明显上升。”

02

这几个危险信号

别忽视

急性心梗并非毫无征兆,只是很多患者自身没有在意。不少人总有侥幸心理,觉得一时的不适熬一熬就好了。往往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陈主任解释,心梗发生有几个危险信号:胸骨正中、心前区出现突然的剧烈胸痛或胸闷,有时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后背或肩部放射,还有患者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出现,若持续超过5分钟要警惕,20分钟以上仍未缓解需高度怀疑心梗。

此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信号,比如肩背痛、胸痛、腹部疼痛、牙痛等,或者平时没有心脏疾病的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烦躁不安、不明原因的难受,不活动时也出现憋闷、喘气困难。

03

自我心肺复苏?不靠谱!

一些自媒体提到,如果处于独居状态,发生心梗没有人来帮忙时,可以通过“自我心肺复苏术”挽救生命,声称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把氧气吸进肺,再通过咳嗽压挤心脏,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恢复正常脉搏。

陈主任强调,这个方法并不靠谱,发生心梗后要牢记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如胸痛等症状持续15分钟仍没有缓解,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越早进行溶栓、支架等灌注治疗,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就会更高。此外面对急性心梗,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患者应立刻停止一切活动,就地平卧。

?家属应解开患者衣领,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开窗保证氧气充足,有条件可进行吸氧。

?家人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及时在急救医生到达后告知,帮助医生了解情况,辅助用药。

?平稳情绪,保持冷静,等待医务人员到来。

04

预防心梗

做好这5点

陈主任提醒,急性心梗虽然凶险,但还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心梗最好的方式,就是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按时进餐,戒烟限酒。

?养成适当运动的习惯,定期体检,监测并控制血压、心率、血糖、体重等指标。

?避免情绪激动,不要熬夜工作,保持心态平和。

?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务必规范用药、定期复查。

?在室外应该做好保暖,特别是头、手和脚部,进入室内后不要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ff/10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