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常常需要吃多种药物,但医生往往交代不够清楚,本来是治疗的药,如果用错了场合,身体情况的变化而没有及时复诊,就可能会造成危险。
1、心跳慢时用洛尔类降压药。洛尔类降压药是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常用的药物,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等,这类药物用好了能治疗至少4种病,包括降血压、抗心绞痛、治疗早搏、治疗心衰等,但是,如果病情的变化,或者与其他药物合用,出现心跳明显减慢,安静时的心跳小于60次以下,或者心电图有传导阻滞,就有可能造成心跳太慢而出现头晕甚至晕厥等。
2、便秘时用地平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是目前效果比较明显的降压药,但是地平类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就是引起便秘。尤其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度,会造成血压短时间急剧升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3、肾功能不好用普利类或者沙坦类降压药而不监测肾功能。普利类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对于肾脏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保护肾脏,又能加剧肾功能的恶化。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这两类药物需要注意,经常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如果出现肌酐高于μmol/L,不建议服用这两类降压药;服药之后与服药之前相比,血肌酐水平如果升高30%,则谨慎服用;如果升高50%以上,就不能服用了。
4、阿司匹林用药出现4大问题。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病最常见的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以下问题,需要及时就诊:1)出现黑便,说明可能消化道出血;2)出现尿红色,可能是泌尿系统出血;3)出现血小板减少,注意防范严重出血风险;4)出现哮喘,不排除阿司匹林的过敏。
总之,在心血管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观察用药的效果和治疗的副作用,并要经常定期检查相关指标,出现问题及时就诊,防止意外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ff/1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