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脏病,是不是就不能运动了?只能静养?
当然不是!心脏病有很多种,并不能千篇一律的说心脏病都不能运动,而且运动也分很多种,强度不同,项目也不同。
其实,只要病情稳定,身体状况允许,适度运动可以帮助慢性心脏病患者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帮助心肌提高自身供氧能力。同时,运动能增加骨骼肌血流量,压缩无氧代谢的过程,减少乳酸的产生,从而减少乳酸对心肌的不利作用。所以,控制得当的话,运动对心脏病甚至有加强心功能、辅助治疗作用。
具体来说,心脏病患者能不能运动,主要看两个要素:有没有心衰和是否冠心病。有心衰问题、心功能有严重受损的患者肯定是不能随便运动的,有未解决的明确狭窄问题、急性期一个月内或有心绞痛发作问题的冠心病患者也不适合运动。当然,即便是可以运动的心脏病患者,在运动量和强度上也要科学控制。
心脏病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一是要保持一定规律性。建议慢性心脏病患者每周保持运动3-5天,且每周总运动时间控制在3-4小时内较好,可以平均分配时长。每周保留2-3天作为休息时间。
二是要把握运动时间。心功能1级的心脏病患者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心功能2级的患者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如果运动中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的症状,应随即减缓运动量,平复后停下休息。
三是运动前后一定要做好过度,比如运动前活动手脚、做几次深呼吸,达到一定兴奋状态后再开始运动,运动后也要慢慢平息,才可坐下休息。
四是要监测心率。心脏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太低效果不好,太高则有风险。
来源:昆明大健康
编辑:杨茜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ff/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