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脏病治疗 >> 心脏病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人在临终时最想待在哪里,朱迅给出了答案

来源: 心脏病治疗 时间:2024/6/20
擅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真希望每个人通往天堂的路都如秋叶般平静安详。

——《死亡如此多情》

死亡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难以想象自己临终时是什么样子,但是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死得其所,要有尊严,要和家人在一起。

然而,事实是,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这最后一点点的奢望并非自己可以实现,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临终之人很难实现这最后一点点愿望。

除了意外死亡,凡是因为疾病的,医院离去。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家人希望患者能够得到医生的救治,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风俗文化,会认为让病人死在家中会导致房子难以出售。

然而,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爱的人冲出世俗的偏见,尽最大的努力让逝者回到家中,在自己爱的人身边离开。他们是真的勇士,这样的做法也是对逝者最动情的告白。

1.没能让逝者在家中离世,会成为亲人最大的遗憾

我们先来看看朱迅对于父亲没能回到家离世,所产生的巨大遗憾。

朱迅的父亲在几年前因病去世。朱迅的父亲名叫朱荣根,是一位新华社的记者,是个十分有名的外交名士。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跟父亲的感情很深。

她曾跟朋友透露,自己太想念父亲,所以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就会一个人对着父亲的遗像,偷偷地说着只属于自己与父亲的悄悄话。

朱迅曾在《你好生活》栏目里,流着眼泪谈到自己终生遗憾的一件事:“我爸爸走之前,他说想回家,但他那时候插着管子,没办法,就没回家,后来他第三天就走了。”

“因为他插管子已经插了两个多月了,他当时就是想回家,然后他就从床上坐起来了,带着那么多管子,他拔了可能几个小时就走了,可能都到不了家。”

“所以,我不能答应拔管子。”

“那时候我要知道他要走了,我就拔了,我就带他回家了。”

每一个家人都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在走前完成自己的心愿,但他们此时又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生病的亲人可以被治愈,另一方面又难以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所以会常常拖着难以抉择。

等到亲人真的离开了,又成为最大的遗憾。而这样的遗憾会折磨家人的人余生,因为这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帮到亲人了。

这样的自责会一直带着,成为家人余生好好生活的羁绊。

2.能够带逝者回到家中,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前几日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老人的老伴突然感染性休克,着急的医院抢救,在医院老人十分着急,协助医生为妻子做了头颅CT。

老人一遍遍喊着妻子的名字,告诉她不要怕,然而妻子没有任何反应。

其实,老伴因为脑瘫已经在床上躺了4年,一直是老人细心照料,老人已经习惯了妻子陪着自己。

在得知老伴命不久矣后,老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老伴回家。医院离去,看到妻子接受这样的治疗,觉得老伴会很痛苦,他自己也感到难过。

他要让老伴回到家中,要自己照顾老伴,陪着她离开这个世界。

他跟医生说:“你跟我讲实话,我不忌讳这些的,她还能活多久?现在看到她这么痛苦,我很难过。”

“我希望那个病生在我身上,我不要她那么辛苦。我要把她带回家,我自己照顾她,我也希望他在身边陪着我。”

医院里面离世的病人都是痛苦的。

这种痛苦常人无法想象。插管各种管,气管插管、胃管、尿管、各种引流管。

病痛会在医疗下延长,而忍受一种痛苦后还会忍受接下来的另一种痛苦,尝尽人间各种苦难。

发生心脏骤停的时候,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下去要4~5厘米(这样才算有效)的那种感受,正常人永远没法体会到。

很多人,宁愿放弃最后的治疗和抢救。

而最最想做的事情是和家人在一起,是趟在家里的床上,看到自家的天花板,自己家的墙灯,摸着自己家的床栏,嗅着自己家独有的味道。

那是一种安全感,一种熟悉感,是一种乡音、乡味和乡思。

3.送爱人回家,是对爱人最长情的告白

3月19日,黑龙江绥滨县救护站,接到一名男子的求助电话,称妻子病危,想送她回山东老家见父母最后一面,得知距离后司机也惊呆了。

原来,男子是黑龙江人,妻子是山东潍坊人,两个人刚刚结婚一年,妻子就查出了晚期肺癌,后续一直在积极治疗。

妻子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一直没有告诉远在山东的父母。

但是近期病情突然恶化,妻子的意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几天已经说不出话来,但从她的表情来看,男子知道她应该是想家了。

于是男子拨通了急救电话,希望用救护车将临终的妻子送回家乡,见父母最后一面。

长途奔袭的护送,救护车司机也没有接到过,立即请示领导。

救护站领导对此特别重视,安排了护士随行,并连上呼吸机。连续开了23个小时的车,中途停车三次换驾三次。

还有来公里的时候,妻子就开始全身颤抖,护士说可能时间不多了,男子急忙打了岳父母的电话,医院。

医院门口的时,妻子的呼吸就很微弱了,岳父母赶到现场,他们看到了女儿了最后一眼,拔掉呼吸机,妻子离开了。

能够见到最爱的人,能够在家人的身边离世,应该是每个逝者最后的遗愿,也是最大的遗愿。

人走的时候是孤独的,是荒凉的,会感到无助,会感到恐慌。

此时最需要的便是有家人陪伴,有关爱的眼神,有带着温度的大手和自己相握,有轻微肌肤接触,有温暖的拥抱。

有亲人在侧,有更多家人的鼓励和关爱,这个时候便不再害怕,会带着力量,会带着亲人的祝福,走入另一世界。

曾有人说:“临终是一场隆重的谢幕,这个谢幕不能草率行事。它是一场告别,更是另外的生。”

因此,在家中,有亲人在侧,这样的告别,便是凸显它的隆重,给生命以庄严,让这场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积极,更有希望,也更加圆满。

能够让逝者得到最后的尊重和获得生命的圆满,是我们活着的人的义务和担当,愿每个生命都能得到这样的礼遇和尊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ff/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