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谣言对医学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谣传比无知还要可怕,因为在关键时刻,它可能会妨碍你去做正确的事情,而这可能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从这则谣言产生的原因来看,其实是某某博士在推销自己发明的生物电共振疗法,号称可以治疗冠心病。暂且不论该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了抬高自己,“丑化”心脏支架手术,用耸人听闻的事情使患者害怕,最后结果是让病人不吃药、不手术,采取他们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的落脚点是错误的。冠心病是猝死的罪魁祸首现在很多人都是猝死,包括侯跃文、马季、高秀敏、古月。猝死就是突然死亡,其中,90%都是心源性猝死,而在心源性猝死中,心肌梗死者最多,冠心病是导致猝死的罪魁祸首。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部位等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心脏中有着血管网,如果血糖、血脂、尿酸等高了,血里面比较浑浊,慢慢地这些东西沉积下来,像河床的泥沙一样沉积下来,出现越来越多的斑块,导致血管越来越细。血管网塞住,就像水管塞住了,造成区域停水,如果缺血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支架手术和死神抢时间谣言称,在血管发生“淤积”后,国外有的医生可以用血管钳把斑块去除,就现有阶段,这是不可能的。
怎么治疗?第一个方法是药物治疗,其次是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如果将血管比喻为下水道,请工人来通一通,就是装支架,如果换跟管子,那就是搭桥。装支架不仅不是一个缺德手术,还是救命的手术。因为有了这个手术,很多人才从鬼门关被抢救回来。
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过程是穿刺血管,使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导管,结束手术。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一般在穿刺24小时后便可下床。
对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提高这类病人抢救成功率,把死亡的风险降到最低,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接受血管开通。因此,医院都有绿色通道,一旦心肌梗死,心电图做完后立刻送到导管室。因为有了这个手术,才有很多人被抢救回来。支架手术在全球广泛使用心脏支架到底是不是过时的技术呢?心脏支架手术是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比较成熟的技术,经历了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可溶性支架的研制历程。
目前,心脏支架手术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仅美国,每年就有多万例心脏支架手术。年,国内做心脏支架手术也有40多万例。临床和研究都已经证明:支架手术是目前急性心梗及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非常有效的抢救措施。
此外,在美国做心脏支架手术的费用,远远高于中国。心脏支架手术费主要是两块:一个是支架本身的费用,这里面分国产和进口,价格有差距,但正在缩小;另一个是手术费,像美国医生做一次手术费用一般要多美元。如果从包含整个支架手术费用来说,国内要比国外便宜。
据了解,心脏支架手术的风险之一就是利用支架疏通血管后,少量病例在放支架处的血管会再次狭窄,极少病例会形成血栓,一旦形成血栓将有可能是致命的,但是事实证明,安装心脏支架后形成血栓的几率低于1%。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占两成“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病症,主要为脑卒中后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这时候家属要很好地理解这种情况,一个好好的人,突然一边手脚不能动,不能说话,心情自然会发生变化。绝大多数病人在卒中以后都会出现情绪低落。医院,建立了卒中单元,包括语言训练、认知训练、心理疏导、日常生活能力复健、肢体功能训练、健康教育等。在患者回家后,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使90%的脑卒中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能力,可改善肢体瘫痪、失语、失认、吞咽困难、痴呆等症状。脑卒中的防控体系在谣言中,质疑了国内滥用心脏支架的现象,对此,我国有着严格的监管措施,医院在完成每例次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诊疗后10个工作日内,都要按照要求将有关信息报送国家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不是每个冠心病患者都适合使用心脏支架,真正需要介入治疗的病人约占20%。急性心梗患者是最应该急诊做支架手术的,不装支架,死亡率是15%左右,做了可降低到3%至6%,心脏支架手术挽救了许多人的命。其次是经检查证实有明显心肌缺血的高危患者,也需要装支架。对于一些冠心病病情和病变比较稳定的患者,医生根据病情、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再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支架手术。本栏目内容支持:新民健康大讲堂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