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脏病治疗 >> 心脏病治疗专家 >> 正文 >> 正文

硬核技术丨TAVI不开胸手术救治一高龄

来源: 心脏病治疗 时间:2021-5-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退行性瓣膜病患者在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前提下的急速增加,其中主动脉瓣狭窄已逐渐成为这一人群中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通俗来说就是“心门”,通过这扇门的一关一张,把心脏的动脉血送出去到达全身,支持全身器官的正常运作。而主动脉狭窄就意味着“心门”只能开一条缝,全身获得的动脉血越来越少,而此时心肌需要把血液拼命挤出去,花的力气很大,时间长了会导致心肌劳损、心脏衰竭,晕厥,引发猝死。据估计,主动脉瓣狭窄的患病率在75岁以上的人口中为12.4%,文献报道在美国75岁以上人群众大约万患有该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有生命危险,据统计,在症状出现后,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的生存率可以低至2年时的50%,5年时的20%(若未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因此主动脉瓣狭窄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传统上,外科开胸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一直是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风险本身就较高,尤其是对于高龄、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复杂患者,很多人因不能耐受手术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放射影像技术引导下的主动脉瓣膜介入手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动辄数十厘米的切口,介入治疗不但切口小、能明显减少组织创伤,而且完全脱离了对体外循环的依赖,消除了因为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带来的创伤。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简称TAVI)为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高危重症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替代治疗方案。TAVI即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处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TAVI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特别适用于常因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它疾病而手术高危的老年患者。近日,山东医院收治了一位老年患者,该患者年龄大、身体状况差。为给患者争取最大的救治机会,医院凝聚心外科、心内科、急诊科、麻醉科以及青医手术团队的多学科专家力量,统筹安排,成功实施了首例TAVI手术。副院长、麻醉专家于松扬教授与手术室、心内科、急诊科、麻醉恢复室以及食道超声、体外循环等专家充分会诊,心外科景昊主任组织心血管外科TAVI团队认真研究病例,讨论了每一种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了周全的手术方案。年11月27日,患者进入介入手术室。介入手术室张健蔚技师术前精确测量,术中提供了准确的瓣膜释放角度;于松扬、王晓东等麻醉团队按术者要求精准的控制着血压,小心翼翼的维持着病人的生命体征;林乐文医生带领体外循环团队随时保驾护航;急诊王海霞医生术中置入冠脉球囊保护冠脉;在各个专业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景昊和心血管外科TAVI团队按照先前制定的方案,小心精准地进行着每一步操作。得益于精准的麻醉控制,在术中影像下,患者的心脏仅表现出小幅度的跳动,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景昊紧盯着屏幕,小心翼翼地通过球囊将狭窄瓣膜扩开,人工瓣膜精准释放。此时,通过心脏超声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