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
“中风”这个隐形杀手
便不请自来
稍不注意,就会找到你
10月29日清晨,沈城气温降低,医院神经内科异常忙碌:一个、两个、三个……脑卒中患者络绎不绝地被送来。
其中,一名68岁老人的经历最具代表性:天不亮就起床了,先是抱白菜下楼晒菜,随后去公园遛弯晨练。没料到,刚走到公园门口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幸亏患病老人被及时送医,经救治已脱离生命危险。
病发晒菜晨练老人脑梗“太凶险了,再晚送来5分钟,老人这条命可能就保不住了!”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王齐感叹,天气降温以来科室就变得非常忙碌,仅小半天就迎来十余例脑梗(脑卒中)患者。他们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普遍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今年68岁的常大爷就是其中之一。昨日清晨5时许,天还没放亮他就起床了,先是将大白菜从楼上搬到楼下晾晒,随后去公园遛弯晨练。没料到,刚走到青年公园附近,他突觉右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以为休息一会情况就能缓解,谁知继续往前走了十多步后,竟一下摔倒在地,四肢抽搐、昏迷不醒。
万幸的是,事发地点周围有好心人立即拨打。很快,常大爷被送往医院。经查,老人被初步诊断为“脑梗塞”。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住了生命。
分析霜降过后脑梗频发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骤降,近期脑血管疾病将呈现高发态势。
“霜降过后,气温低且空气干燥,人体新陈代谢缓慢,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患有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升高,血压波动,既可以引起脑出血,也可以引起脑梗死。”王齐医生说,除气温变化外,情绪不佳、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排便不畅都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高复发率的“五高”特点,对于脑梗患者而言,最好在3小时“黄金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距发病时间越短,效果就越好。
治疗3小时是黄金窗口医院神经内三科任莉主任告诉记者,脑卒中抢救要抓好“黄金时间”,最好就在发病3-4.5小时内、医院之后一个小时之内给患者溶栓,而且“越早溶栓,病人获益越大”。如果超过3个小时,特别是6个小时后,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出现坏死。即使这时候采取措施,血管状况已经很差,甚至可以说于事无补。
“拨打要及时!”她补充说,有时候卒中的症状并不十分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头晕、呕吐这类较常见的症状,容易被家属忽视。因此,如果家里有老人曾有中风史,或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中风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头晕、呕吐的,也应想到可能是中风发作,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如何预防
那么就需要咱们当子女的
记住卒中“的口诀”
发现家里老人
有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1、看脸,一般如果出现面瘫、口歪眼斜可能提示有脑梗;
2、让老人两只手平举,如果一侧偏瘫,一侧无力活动不灵也可能预示卒中;
0、“”里的“0”就是聆听的意思,如果老人说话明显口齿不清、表达不清说什么,这些都是卒中的预兆。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突然手脚麻木、乏力、头晕、言语不流利、反应迟钝等情况,建议及早就医。
素材综合沈阳晚报、网络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编辑许嘉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