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口腔护理,不少人都可以讲出“饭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之类的护齿黄金法则,但有时念着要”睡前刷牙“,却基于种种理由“时间太晚了”、“今天太累了”、“少刷一天也没事”……而倒头大睡。“睡前刷牙”就像一首催眠曲,念着念着就跑去跟周公下棋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懒癌“发作了呗。
事实上,睡前不刷牙对身体的危害多多。不仅会引起牙周病、龋病等口腔疾病,还会引起其他全身疾病。广东靓仔晚上睡觉恰你不刷牙,差点丧命!
记者3月15日从中山大学中医院口腔科获悉,广州一名32岁男子因频繁加班到深夜,经常不刷牙就睡觉。近日他牙疼数周,又因工作繁忙而忍痛不治疗,最后竟发展为心内膜炎,险些送命。中医院副院长、口腔科牙周病专科主任阮毅提醒,口腔疾病不仅伤牙,也有可能“伤心”。
常加班到深夜不刷牙就睡觉
32岁的小孙是职场骨干,经常加班。最近三个月来,他经常觉得疲惫,发烧持续一周,但他自恃“年轻,身体好”,医院看病。直到近日因胸口疼痛,全身乏力,医院看病,结果被诊断为亚急性心内膜炎。让小孙意外的是,心内科医生建议他尽快治疗牙周炎。
中医院口腔科牙周病专科副主任刘墨表示,小孙的口腔清洁状况不容乐观,患有中度牙周炎。小孙回忆,由于工作太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他常常累得牙齿不刷就睡下了,常常有牙肉肿痛的情况,“难道牙周炎还跟心脏病有关系么?”小孙感到不可思议。
“当然有关系。”刘墨表示,这名病人做了血培养,检出了草绿色链球菌,这是一种大多情况下分布于口腔内的致病菌,心内科医生正是依据这一线索,才“锁定”了小孙所患“心病”的元凶。
牙周炎不止伤牙也“伤心”
“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心内膜炎等多种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院副院长、口腔科牙周病专科主任阮毅表示,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齿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等,若不及时治疗常引发其他疾病,甚至牙齿全失。因此牙周炎堪称口腔疾病“伤牙”的第一杀手。
除了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冠心病等也与牙周炎密切相关。在冠状动脉斑块及血栓中能够检测出牙周致病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急性心机梗死或冠心病的患者比同年龄,同性别的非冠心病者患有牙周病的比例更高,也更为严重。缺牙的数量、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也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墨解释说,发生中重度牙周炎时,牙周袋袋壁上聚集了大量致病细菌,而发生炎症的牙周袋上皮变薄甚至发生溃疡,袋壁通透性大大增强,因而大量细菌及其毒性产物通过上皮进入血液中,因此牙周炎患者较常出现较为严重的菌血症。细菌及其毒性产物通过血液引起迁移性感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病变,脉管炎,血小板集聚和粘附,血管脂肪变性,胆固醇沉积,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的病变,进而影响心脏健康。此外牙周炎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菌毒素可以刺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里的白细胞,促进斑块生长或破裂。
阮毅提醒,心脏病患者应主动进行口腔定期检查,积极防范牙周炎。牙周炎患者也要注意不明原因的发热、胸痛。牙周病患者除了定期洗牙外,每3-6个月要到牙周科复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危害不仅止于此,睡觉前不刷牙所引起的口腔不洁还是感冒、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诱因。
1牙周病、龋病人在睡眠的过程中,作为杀灭细菌中坚力量的唾液,分泌量会大大减少。偶尔一次的不刷牙,可能就会让口腔细菌乘虚而入,大大增加了患龋病和牙周病的风险。而长期的晚间不刷牙,会导致口腔内微生物超标,容易导致牙痛、口臭等症状。
2肺炎因口腔问题而感染肺部疾病,这听起来或许不可思议。但其实这种现象常发生于65岁的老人和卧病在床的慢性病人身上。口腔滋生的细菌随着唾液和食物残渣进入人体内,而老人咳嗽的反射能力较低,病菌会在肺部滞留两到三天,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肺脓疡、肺积水,严重的还会引起并发败血症。
3心脏病有研究发现,从来不刷牙或很少刷牙与每天刷两次相比,患心脏病的几率竟高达70%。牙菌斑堆积会导致牙龈炎,从而使机体的免疫机制做出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而这是诱发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看完了睡觉不刷牙的危害,大家还敢犯“懒癌”吗?晚间刷牙固然重要,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更重要。
刷牙时要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最好是将全口牙按照上下左右分成若干区域,按照一定的顺序刷洗,如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使唇(颊)面,舌(腭)面及咬合面都能刷到不至于遗漏,面面俱到,重复几次,每次刷牙时间少于3分钟。睡前刷比早晨刷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并且有利于保护牙齿,有助于安稳入睡,还能预防各种全身疾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yzl/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