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华
医院
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护技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护理学组顾问
心血管公益专家联盟专家
当前社会医疗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护士工作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及诊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要求也越来越高。“十三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方针提出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为更好地结合心血管病专业护理目前的发展要求,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体系,深入推动心血管病护理的专、精、细,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导支持成立了“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年7月21日,在第十四届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CICI)期间,《门诊》杂志记者特邀医院侯桂华教授对“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作相关介绍。
《门诊》:在医疗诊断和治疗方法日趋专科化的时代,护理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专业的心血管介入护技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应用多学科综合手段,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对介入病人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请您介绍下心血管护理的现状。
侯桂华教授:护理学科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人员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有着重大价值和贡献。目前,随着医疗学科的日趋发展,心血管病的护理实践和护理理念不断专科化。传统的护理伴随着内科、外科而发展,自从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在国内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心血管护理变得更加专业。现代心血管护理随着介入诊疗方法的进步,已不再仅仅是导管室几十分钟的短时间护理,而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介入围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这些时间段并融入先进的护理理念。此外,现代的心血管护理技术相较传统的心血管护理更加精细。随着心血管领域医疗科技的发展,心血管护理融入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新的技能。
《门诊》:心血管专科诊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亟需心血管病护理专业工作加速提高。但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心血管介入护技人员发展不均衡,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为规范性化统一并全面提高心血管护技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平台指导成立了“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请您谈谈“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成立的目的及意义有哪些。
侯桂华教授:心血管病精细护理有患者的基础护理、监护护理、急救护理、麻醉护理,更涉及医学影像、导管材料、药物使用等多个方面。通过监护、观察患者的病情,专业的护理人员与医生紧密配合能够减少临床工作中风险事件发生,减低并发症的出现。心血管病护理人员尤其是介入导管室护士承担的责任重大,因此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护士,如此才能使患者在诊疗全过程获得高质量的治疗。目前,我国许多从业护士还处于低学历、低技术标准、低培训要求的三低状态。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支持指导成立的“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对推动护理学专业学科向前发展,加强心血管病专业护理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推进优质护理资源的协调发展,及促进护理服务技术水平的同质化具有重要意义。“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通过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心血管病专业护理服务与护理管理模式,全面促进和提高我国心血管病护理人员不断向专、精、细的专科领域发展,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积累、探索和建立心血管病专业护理人才阶梯型进展的长效机制。
《门诊》:目前“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建立的进度如何?未医院的护理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心血管病专业护理培训?
侯桂华教授:“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的建立已制定长期规划。4月22日,在第20届全国介入心脏病论坛上,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已经正式成立。通过培训中心平台,在全国建立心血管护理培训的规范基地,预计将于今年9月对首批规范基地授牌。在建设规范基地后,进行培训学员招生,并制定规范化的培训内容,这样整个规范的培训体系就建立起来了。为科学、有序的推进心血管病的护理及技术培训工作,将对学员分层培训,分步启动培训课程和落实培训计划。有序提高学员护理技术水平,最终达到医生满意、护理满意、患者满意的高水平。希望在年底,每个培训基地能够顺利招收10~15名学员。在专业理论、实际操作系统培训后,对培训人员进行结业考试同时为成绩良好者颁发结业证书,使其能够提升在岗位中的自身价值及从业的稳定性。
《门诊》: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可以做到促进当前在临床工作的护士基础技能的再提高和新技术的再学习。“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护技人员的工作水平及效率?未来应如何发展以完善规范化专业培训体系的建设?
侯桂华教授:首先,申请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对于每个中心都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医院将按照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的规范化标准评估其自身的工作环境。通过培训基地制定的规范化标准评分,督促培训基地提升其护理管理规范质量和教学质量。此外,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培训基地对护理人员采用统一的标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促进了心血管病护理的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将对护理人员培训近年来心血管介入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和新仪器的操作(如IVUS、FFR等),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高精尖的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患者。
心血管护理专业培训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建立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护理专家团队,对基地负责人进行培训,明确发展要求和规范管理,以及最后学员招生、培训、考核及证书发放。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心血管病护理的整合培训,改变过去单个中心碎片式的培训方法,推动建立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规范化培训体系。
《门诊》:心血管病护理在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的安全及恢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持续地开展优质护理,医护人员在工作模式转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难题?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请您分享克服和解决这些困难的经验。
侯桂华教授:心血管病护理的发展经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个人总结出了“三个点”。第一、导管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第二、学术发展,从基础护理到深层次护理。第三、护理的规范化,从碎片化护理到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这些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通过建立“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开展规范化心血管病的护理培训,统一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技术、工作水平,推进心血管病护理专科化,最终让患者得到生理、心理、社会各个层面的优质护理体验。
希望在“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平台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专业领域规范化,同时,心血管护理能够获得多方的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yzl/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