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已经达到了2.9亿人,每年仅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就达万,心脏病每年直接导致55万人死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除了高的致死率以外,还有致残率,有超过50%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无法自理。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降低1℃,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
由于人体的生理机制,稍不注意,只要一个行为或者动作,就可以让心脑血管瞬间崩溃!医院专家提醒:久坐后猛得站起来、猛然回头、猛地起床等“猛”动作,65岁以后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千万别做!
一、久坐后猛得站起来退休的老年朋友们喜欢一起坐着打牌、打麻将、下棋,一玩就是大半天……屁股长在椅子上,对60岁以上的朋友来说尤其要命,因为年龄越大,血管垃圾就越多,出现血栓的概率也就越高,久坐时猛起身,就是一个危险的“杀手”。
专家表示,长时间同一姿势坐着,下肢肌肉收缩活动相对减少,导致人体血液的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果此时再猛然活动,如猛地起身,很容易牵动不稳定的血栓,使之脱落造成血栓栓塞,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缺氧等症状,严重者短时间内就会危及生命。
而且同一姿势后突然变换体位,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使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出现心悸、头晕、头痛,甚至反复晕厥或诱发脑卒中。且对于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血管柔韧度较差,久坐后猛然牵拉,还可能“撕裂”血管,诱发“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后果。如抢救不及时,其死亡率达到30%~40%。
二、猛然回头医院专家介绍,脖子虽细,却包含颈椎、密集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是重要的“生命线”,脖子两侧的颈动脉为大脑提供80%以上的供血,大脑发出的信号都要经过颈部下行。
中老年人往往高发心脑血管疾病,且颈椎更为脆弱,猛然回头这一动作,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可能会成为令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导火索。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引发脑梗、心梗,并有可能威胁生命。
三、猛地起床不少人早上醒来便急匆匆地爬起来,却被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击倒”。这是因为睡醒后,人体由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立即起身,身体没适应过来,血流也比较慢,不能及时将氧气输送到大脑,就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中老年人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专家介绍,当我们在夜里睡觉时,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部分有清晨高血压的患者尤其如此,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
此外,起床过猛还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会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或眩晕。中老年朋友起床时一定要遵循“”原则,即:
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
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
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
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
四、排便猛用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弹性变差,排便时患者的腹压增高,而腹压的增高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如果此时用力过大,很可能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剧增,突发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后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因此,中老年人排便时,一定别太着急,慢慢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以上这些动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猛。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和家里人,远离这些危险行为、警惕发病前的各种征兆!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动作慢下来就一定程度避开了那些夺命的瞬间。
若有心胸健康相关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yy/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