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司组织体检,为了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小编精心挑选了一套全面的体检项目。顺顺利利的做完了体检,没过几天,体检报告就出来了,让小编惊慌失措的是心脏一栏赫然写着“早搏”二字,小编瞬间就不淡定了。
早搏
早搏是什么鬼?
.
.
会不会很严重?
.
.
会不会突然猝死?
.
.
早搏该怎么治呢?
.
.
满脑子心脏病突发的死亡画面循环播放,小编不忍内心的折磨,医院。
见到医生,小编便一股脑的将自己的担心和忐忑告诉了医生,医生不紧不慢的为小编揭开了早搏的神秘面纱。
医生讲到正常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早搏的出现就是因为心脏内某一位置的兴奋性过高引起的,多发于心房、心室、房室交界区,所以心脏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见,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
许多生活因素都可导致早搏,如:劳累,作息时间不规律,情绪紧张,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和咖啡,这种情况下的早搏不需要治疗,可以通过休息、调整生活习惯改善。
讲到这里医生看了看小编的体检报告,询问了小编最近的生活习惯,淡淡地说:你是因为作息不规律,没什么大碍,调整调整作息时间,一个月后再做一次复查即可。
听了医生的诊断小编终于可以把心收回肚子里了,不过对于早搏还是很好奇,就继续问道:“既然如此只要调整好生活状态,就算有心脏早搏也是没什么生命危险的吧?”
医生摇摇头说道:“早搏的危险性是由原发病的严重性以及早搏是否有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的趋势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早搏的次数或症状而定。多数早搏患者并无不适症状,仅仅感到心荡了一下、有一次心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了一下等感觉。良性早搏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不影响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和供血。而频发的早搏一般都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出现时会伴有排血量的减少,导致心脏、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患者会感到胸闷、心悸、头晕无力等,导致患者很快发生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情况。
早搏可以对人体无害,但也可能会因为救援不及时而丧命。早搏的危害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如果出现早搏,最好医院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以防悲剧的发生。
小编心中不禁一阵唏嘘,早搏竟然也会导致死亡,看来还是应该得到重视的,”那么得了心脏早搏我们该如何治疗呢?“小编继续追问道。
1.及时检查和治疗
如果发现心脏不适尤其频繁出现上述症状时,医院进行检查。一般最好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这个比较准确判定心脏早搏的情况,如果每分钟内心脏早搏的次数超过6次,则属于频发性早搏,需要进行相关治疗,否则对于偶发性早搏,注意一下饮食和生活习惯即可。
2.保持良好的心情
据统计70%以上的人都有过心脏早搏,其中正常人心脏早搏多于精神、心理、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有些人早搏反复出现,主要与心情有关,所以治疗过程中保持心理平衡很重要
3.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心电图的复查,可以及时留意病情和发现药物的疗效,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恶化,则要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讲到这里小编对心脏早搏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那么你了解了么?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内容素材来自网络,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lzj/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