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联医疗集团
一家专业解决医疗问题的医生集团
全方位就医服务▼
★专业医疗咨询★名医精准预约
★诊前专业指导★专家深度看诊
★专家手术预约★检查绿色通道
★床位预约协调★一对一全程陪诊
★名医远程会诊★个性化体检定制
★多学科专家会诊★海外一站式就医
我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每年的出生缺陷儿数量约占全世界的20%。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大概在7‰—8‰。年中国胎儿先心病现状调查报告发布,这项历时3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涉及92家医院万名孕妇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胎儿先心病发病率为7.4‰。
对此,医院心血管外科李红卫主任解释到,先心病发病率保持稳定,一方面是因为医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医生水平日渐提升;另一方面得益于准爸妈们科学怀孕意识的提高,讲究饮食、运动、检查科学化。
本期专家
李红卫
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外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医院研修。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专科会员、河南省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自从事心脏外科工作20年来,参与完成各类心脏手术近余例,特别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及心梗室壁瘤的外科治疗、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肿瘤、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术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种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研究”;年参与的“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在心肌细胞代谢凋亡研究”获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级杂志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业专著2部;参与国家心脏病中心组织的国家十二五项目1项。
任何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可能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顾名思义就是在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心血管的发育出现了结构上的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数十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心脏或大血管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单心室,房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等。
另一个大家更为关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有先天性心脏病?
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得先天性心脏病?李主任表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到今天并不是十分的清楚,仍然是我们国家和全世界的学者都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但是李主任也告诉我们,目前知道容易形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因素有:怀孕早期阶段的感冒等病毒感染、大剂量放射线接触、服用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的药物、糖尿病等代谢性病变等。再有就是父亲如果吸烟喝酒也有可能造成孩子畸形。
李主任接受采访中
至于大众十分关心的先心病到底会不会遗传,李主任表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没有肯定的答案,只能说是遗传和环境多方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于遗传方面,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但目前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父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不能直接导致子女得病。
最早通过什么检查何时可以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最早什么时候可以查出来?通过什么检查可以查出?
李主任说,胎儿心血管的形成时期主要是集中在胎儿的头12周,在这12周内也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容易发生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是很关键的。在这个时期任何检查手段都是难以清晰的辨识胎儿心脏的结构,所以,这个时期是无法确定先心病的。
李主任为患者看诊
李主任称一般都是在孕中期,20周—24周开始进行四维检查。国际通行的、也是最依赖的、也是很安全的检查手段是胎儿超声心动图。李主任还补充到,希望准妈妈们至少做两次胎儿心脏病超声检查。因为一次超声检查可能会因为医生经验不足、胎儿心脏结构不清或是误差导致漏诊,这也是难免的。
关于先心病的常见误区因为影视剧的宣传,先天性心脏病被贴上一种妖魔化的标签。李主任在采访中表示,希望通过科普这一形式解开大众关于先心病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婴儿时期发现的才是先天性心脏病
当然不是!
虽然先天性心脏病是在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心血管的发育时形成的,但由于一部分人早期无任何症状,可能到青年、中年甚至老年才发现自己患有先心病,小时候代偿足够,没有产生症状,长大后代偿机制不够用了,就会有临床表现。李主任表示在心血管外科,后期发现的人还是居多的。
误区二:先心病越早治疗越好
不一定!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不是每一种先天性心脏病都是越早治疗越好。早诊断是对的,早治疗要根据情况而定。
绝大多数的成年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小儿患者则需要考虑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
有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等小孩长大后治疗比较好,但是有的却在等的时出现并发症,比如:常见的先心病是普通的房室缺,如果房缺或者室缺口较大的话,就会出现肺动脉高压,一旦出现,治疗费用和风险都会上升,而且在等待的过程中,会得肺炎、心衰。
误区三:先心病没症状不要紧
有些患儿有先心病,平时会无明显感觉,只是能听到婴儿心脏杂音,认为没事,不要紧。结果等到症状明显时,有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所以,无论有没有症状,只要确定有先心病就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误区四: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效果有限,治疗后也不能正常工作生活
这种说话是非常片面的。
李主任一再强调,先天性心脏病是非常复杂的一类疾病,包括很多种情况。有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一半以上,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等等。这一类患者通过治疗可以跟平常孩子一样恢复正常。
当然也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所谓复杂就是治疗复杂,效果较差,远期可能仍残留心脏问题。但这一部分患者中仍有一部分预后较好,治疗后可回归正常生活。
李主任在为患者听心
先天性心脏病如何治疗?先心病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以及什么时候最适宜手术应根据病情,由心脏专科医生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除此之外,两者还需要利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3—6医院进行复查。
2、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者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小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3、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免额外增加心脏的负担。
往期回顾
百草枯,给你后悔的时间,却不给你活着的机会。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有种痛,让我们强壮!
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发烧的这些事你一定要明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xzbzyzl/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