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就会看到许多心肌梗塞导致猝死的新闻,让人担忧的是,心肌梗塞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年轻化的原因一般认为与生活作息和饮食有关,像是睡太少、熬夜、饮食西精致化,而这些因素又会导致体重上升、三高疾病,使心脏生病的机率大大增加。
在临床上时不时会碰到2、30岁的患者,年纪轻轻脉却非常无力,必须用到温补肾阳的药物(这类药物大多用在体质虚弱的人身上)。询问后,患者大多都有长期爆肝、熬夜的情况。
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脏”意义相符,但范围涵盖更广,所以从中医的视角出发,更能发现心脏异常的蛛丝马迹,即早用中药或针灸治疗,防范未然。
心脏不好可能会有哪些征兆呢?
1、胸闷、胸痛(可能会伴随胃痛、恶心想吐的感觉)
2、心悸(感觉到或听的到心跳、甚至会漏跳一拍)
3、随便动动就很喘
4、容易疲劳、睡不饱,甚至会突然眩晕
5、脸颊经常红红的,或在天冷时特别明显
6、脸色黑、暗沉、浮肿
7、动不动就出汗
8、肩胛骨内侧紧绷、闷痛
9、下巴到左肩颈、左手臂经常有发麻、疼痛或不适
有些人可能会想:“我还年轻,血压、血脂也都正常,有这些症状就代表心脏不好吗?”
其实器官生病是有阶段性的。心脏生病不会一下子跳到心肌梗塞或心衰竭,而是会先出现一些不舒服的征兆,但健康检查可能一切正常,经过数月到数年后,严重的症状才会逐渐浮现。
“有诸内必形诸于外”,身体有症状,代表体内出了差错,只是程度可能有轻有重。中医的强项在于“治未病”,也就是在征兆出现、但具体疾病尚未成形以前先给予治疗。希望大家平时就要多关心自己的身体,避免真正的心脏病找上门来。
提早衰老的心脏可以运动吗?
其实运动很好,但如果运动的方式错误,对心脏反而有害无益,不如不动。像是有些人会运动到半夜11点,结束后洗澡小歇,直到凌晨12、1点才去睡觉。这种运动型态不仅对身体没帮助,反而还熬夜伤身、越动越虚。
如果本身有上篇提到的心脏征兆,运动时请留意以下四点:
注意强度
运动时如果出现头晕、想吐、喘不过气、眼前一阵黑的情况,或是运动后觉得疲劳、虚脱,而不是畅快、轻松的感觉,代表这个运动对你来说太激烈,必须立刻休息,降低运动强度或缩短动的时间。
注意运动时间
最好的运动时间是早上到下午,也就是太阳还没下山、天还亮着的时候;这时运动正好顺应大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对身体负担最小。
白天没时间的话,晚上的运动就要尽量在睡前2-3个小时结束。如果这样做会拖延到入睡时间,那白天早点起床运动会是个好方法。
注意出汗量
动不动就流汗、小便有急迫感、小便量变很少、血尿、或觉得很虚很累的人,要“避免”会爆汗的运动,以及三温暖、岩盘浴、热瑜珈……等会出大汗的活动,以免症状越来越严重。
要热身
所有的运动都应该循序渐进,特别是睡不好或平时没运动习惯的人,一定要做好热身以免受伤。热身可以让心脏逐渐适应活动强度,提高对运动的耐受力。
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运动的确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但请务必倾听身体的反应,才会越动越健康喔!
#养生朋友已上线#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zyzlxzb/1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