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性治疗又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发作期的治疗
临床治疗偏头痛是为了取得最佳疗效,通常应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药。治疗药物包括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阿片类药物,特异性药物如麦角类制剂和曲普坦类药物。
药物选择应根据头痛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等综合考虑,可采用阶梯法、分层选药,进行个体化治疗。
1轻中度头痛单用NSAIs如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可有效,如无效再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阿片类制剂如哌替啶对确诊偏头痛急性发作亦有效,因其具有成瘾性,不推荐常规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但对于有麦角类制剂或曲普坦类应用禁忌的病例,如合并有心脏病、周围血管病或妊娠期偏头痛,则可给予哌替啶治疗以终止偏头痛急性发作。
2中重度头痛可直接选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以尽快改善症状,部分患者虽有严重头痛但以往发作对NSAIDs反应良好者,仍可选用NSAIDs。
①麦角类制剂:为5-HT1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药物有麦角胺和二氢麦角胺(DHE),能终止偏头痛的急性发作。
②曲普坦类:为5-HT1B/1D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可能通过收缩脑血管、抑制周围神经和“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二级神经元的神经痛觉传递,进而发挥止痛作用。常用药物有舒马曲普坦、那拉曲普坦、利扎曲普坦、佐米曲普坦、阿莫曲普坦。
。
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1.频繁发作,尤其是每周发作1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2.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证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者。3.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特殊变异型偏头痛,如偏瘫性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或偏头痛性梗死等。临床用于偏头痛预防的药物包括:1.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2.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维拉帕米。3.抗癫痫药,如丙戊酸、托吡酯、加巴喷丁。4.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氟西汀。5.5-HT受体拮抗剂,如苯噻啶。其中,普萘洛尔、阿米替林和丙戊酸三种在结构上无关的药物,是预防性治疗的支柱,一种药物无效可选用另一种药物。偏头痛的中医治疗外感头痛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
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
主治: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大便秘结,可用黄连上清丸)
组成: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羌活、菊花
主治:头痛眩晕,头风盛时发作,日久不愈。
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
组成: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川芎
主治:风湿在表之头身重痛而表证不明显者。
内伤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
组方一:
组成:四物汤(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加甘菊、蔓荆
主治:血虚头痛
组方二: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炒)、生地黄、熟地黄、黄耆(蜜炙)、人参、白术(去芦)、陈皮、白茯苓(去皮)、荆芥、甘草(炙)
主治:血虚阴火冲上,头痛偏左。
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
主治: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组成: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若肠胃差的人不需加),山茱萸3克(若胃酸过多的人不需加)、枸杞、炙甘草。
功效:救本培元,大补气血
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组成:赤芍、川芎、桃仁(研泥)、红枣(去核)、红花、老葱(切碎)、鲜姜(切碎)、麝香(绢包)
主治:偏头痛,日久不愈
偏头痛的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加强宣教,使患者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帮助患者确立科学、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
生活中许多因素皆可诱发偏头痛,在生活起居中注意调护,避免这些因素对身体的侵袭,慎起居,调理饮食,情志等在一定程度可以预防偏头痛发作。
1.注意气侯的影响。风、燥、湿热、暴风雨、明亮耀眼的阳光、寒冷、雷声等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注意避风寒,保暖,不要暴晒淋雨,防止诱发致病。
2.注意睡眠、运动或过劳的影响。注意规律的睡眠,运动,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条理性,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眼睛调节,保护对敏感病人来说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注意室内通风,戒烟酒。
4.注意药物的影响。可诱发偏头痛药物如避孕药、硝酸甘油、组织胺、利血平、肼苯哒嗪、雌激素等。
本文内容来源:药店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zyzlxzb/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