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人类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疾病,尽管心脏畸形有上百种,但临床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病对宝宝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多汗,哭声无力,声音嘶哑,剧烈活动或哭吵后呼吸急促加剧,唇周发紫。胃口小,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弱,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病,且患病后不易恢复。因此,先天性心脏病的喂养及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1、喂养时,宜少食多餐,进食避免过饱。首选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负担,应及时处理。对青紫型心脏病的宝宝尤其夏天应多喂水,保证足够的水份,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宝宝吸奶时如果出现气促乏力应暂停吮吸,以免呕吐和大量出汗,喂奶时亦可以选用滴管滴入,以减轻宝宝体力消耗。喂哺后轻轻放下侧卧,以防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
2、室内空气要流通。应定时开窗,以加强空气对流。对持续青紫的宝宝,应特别注意室内温度不宜过高,避免宝宝出汗、脱水。
3.对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较好的宝宝,应当按时接受预防接种,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4.随着季节的变换,及时增减衣服。家庭成员中有呼道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宝宝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5.、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过分哭闹,过度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心脏负担。
6.如发现宝宝有面色苍白、口周发青、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医院就诊。
7.需要定期心血管专科随访,适时把握手术时机,及时手术治疗。
庄婉珠,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2年。能熟练解决儿科临床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并能熟练地指导儿童的营养与保健,尤其擅长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曾撰写和发表医学论文二十多篇。《新生儿HIE综合研究》等研究课题4次获奖。新生儿呼吸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发表在Pediactrics杂志,主编《农村常见儿科疾病用药必读》,参与编写《家有医生——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曾被中华实用医学杂志聘为编委。曾被评为泉州市卫生系统拔尖人才,泉州市政府优秀拔尖人才,福建省第二层次优秀拔尖人才。为省围产医学分会第二、三、四、五届常务委员。现任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泉州市儿科学会副主委、泉州市围产医学分会副主委。门诊时间:周三、周六上午、周四下午(医院城东院区门诊楼二楼儿科诊室)
庄婉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zyzlxzb/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