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心肌梗死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为人类第一杀手。目前,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是通过再灌注治疗方法,利用支架手术或者冠脉搭桥手术重开闭塞的冠状动脉,但约有12%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并不适合进行支架手术或冠脉搭桥手术。
日前,生命学院王擎教授团队和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陈秋云助理教授团队发现了一项有效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疾病的新技术——新血管生成技术,这种新技术有望造福上述12%的患者。8月12日,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顶尖期刊PLoSBiology。
王擎教授团队和合作者基于一种称为AGGF1的蛋白质,发现了治疗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方法。AGGF1基因由王擎教授实验室发现并克隆,其成果年发表在《自然》(Nature)上。在过去的12年中,王擎教授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研究该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他们将小鼠的AGGF1基因敲除(造成AGGF1基因缺陷)以研究其生理功能。通过对小鼠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发现AGGF1基因敲除小鼠死亡率增加,心肌梗死症状比野生型小鼠更为严重,敲除小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均受到严重损伤。由此,王擎教授课题组推断重组AGGF1蛋白可能对于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有重要作用。他们建立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小鼠模型并测试了重组AGGF1蛋白的治疗效果,发现AGGF1蛋白治疗可明显降低小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显著提高心脏的整体功能,并且能够通过抑制心室重构,减少心脏梗死面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脏纤维化来增强心脏收缩能力。
王擎教授告诉记者,在人体中,存在一个“清道夫”系统,这一系统被通常称为自噬系统。当人体细胞组织受损或者感受到各种物理及化学因素造成的压力,“清道夫”系统就会被激活。它能移除细胞中受损的细胞器和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新的能量和营养以供细胞再利用,因此,“清道夫”系统在细胞损伤中发挥着保护作用。王擎教授实验室发现AGGF1蛋白能诱导“清道夫”系统的激活,从而诱导心脏内的血管新生。新生血管能为心脏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在心脏病中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对于为什么AGGF1蛋白治疗尤其有效,科学家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AGGF1蛋白激活“清道夫”系统,不仅能诱导新血管的形成,而且能直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害。
AGGF1蛋白治疗相比已有技术更有优势。当今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方法如支架手术或冠脉搭桥手术,不能清除小血管或者微血管的阻塞,这在许多情况下是致命的。理论上,AGGF1蛋白治疗不仅能治疗大血管的阻塞,对小血管和微血管的阻塞可能也具治愈功能。
科学家们已证实,血管生成因子AGGF1在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治疗上是一个新的具有治疗潜力的生长因子。尽管AGGF1蛋白疗法在动物模型上已取得成功,但仍需要确定此技术是否对人类冠心病和心梗的治疗有效。为此,王擎教授团队正在积极寻求商业合作伙伴将此技术转化到人类的临床治疗。
王擎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吕丘仑及姚雨峰为论文第一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研究文献。
-迎新季·系列专题-
欢迎加入HUST生命学院新生群:。
点击蓝字即可直接取阅
生科眼|华中大有个贝时璋菁英班
喜讯
我院张智红教授入选“年国家杰青”名单!
喜讯
生命学院本科生团队ACSSyntheticBiology再发论文!
喜讯
生命学院本科生国际竞赛金奖项目继续催生创新成果
图文资料来源|华中大新闻网、PLoSBiology期刊
通讯员|邹丽
责任编辑|任一杰、陈海
长按以下图片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nmaoleatherco.com/zyzlxzb/287.html